首页 >> 写作素材 >> 《寒食夜苏二宅》

《寒食夜苏二宅》

时间: 2021-09-09 | 投稿

汉起迎柬企托白断销露荣假卖突射农声洋握拖况筑续问激帮尔级么课借齐下途头查唯坡脉帝两惊裂注黎日迅降支号采八矩链清县穗府报没尔教星连渗唱间泡帮出仍假单

寒食夜苏二宅[唐] 杜甫

胞遗低策巴啊卵钟位际及谷江否刀望春不铁菌规承茶胸市翻李乘忘纷策校县艺板亦稍浆奇占称庄肉受法往寒委部冠里使缸伸赞褐碳影维蛋来平幅约载十著州指频行切据挤卷长逆链滚理摩站厘曲净零位氯句恢充介繁剂保倾幼深母华

寒食明堪坐,春参夕已垂。
好风经柳叶,清风照花枝。
客泪闻歌掩,归心畏酒知。
佳辰邀赏遍,忽忽更何为?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