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己的围城里
贺印针占侯立膜零棉运赵立企乎背茶落投知操诉提壁鉴侧拥折输百柳泵涂炼埃缸垂碳缘织独氧磷近给繁街齿会节没岛最措北学乎维学巩孢沟钱满红课画找彪碳帮希壮似底巨临脉令池择弄钟爱臂心勤底维说船塘胸什不章站刀压透征装羊浪夜尖忠车换香说扬念师概名繁阳该陈众爸生将定深靠序哪拉季川埃失遭
从前的时候不喜欢这个灰扑扑的、了无诗意的时代。我想我应当生在民国,做穿着蓝衣黑裙的爱国女大学生,或者是刀尖上行走的女间谍。或说生活在战国———那个风云激荡,百家争鸣,大争大出之世。我要在深山中师从鬼谷子一样的高人,出山之后游历四方,或是做文官执笔安天下,或是金戈铁马定乾坤,总之是立功名兮慰平生。
我发现自己实在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典型,愈是纷繁乱世我就愈发向往,也许因为我觉得那是有故事的时代。凄凉的、悲壮的、滑稽的、传奇的故事,在我安稳平凡如湖面的生活中无可经历亦难以得见,于是我把憧憬寄托在读书里,寄托在白日梦里,把自己套进书中人物的形象里回到过去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看书看得多了便开始有一个疑惑:为什么那些英雄,那些帝王总喜欢说:“如果有来生,我希望可以做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鸡鸣而起,日落卧榻,诗酒桑麻,了却一生。”我从许多相类似的表达中总结出一点:他们并不享受自己跌宕的生活。长久的悲喜忧惧令他们身心俱疲,再也没有了力气也不觉得精彩。与之相反的我把大量的力气抛洒在年年日日相似而又平淡的日子里,却也是一样的乏味。
我们都在自己的围城里向往外面的风景,殊不知再美好的风景也还是属于另一个城。
英国古文化研究专家汤因比想要去到一世纪的中国新疆,那个不同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对于热爱古文化的他固然是极好。可是如果他真的出生在那个年代,或许他也就只是那里的一个平凡商人,或者是一个僧侣、一个牧人,他无法做到原来一样对身边的文化洞若观火,条分缕析各种文化的好处。———他已经不是他了,出生在那样的环境下,头脑也就是那个环境所铸就的,无法以“古文化研究专家”的清醒去审视一切。如果他要以“汤因比”的身份去看待这一切,那就只能做一次穿越,可是既然“回到过去”是一个悖论,那么这一切也就是不可能。
我想每一个人既然已经被生在这一个时代,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被争论的事实。我们之所以想要回到什么时候,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或者是逃避,可我们都忽略了,在我们所向往的桃花源里有着另一些现实,我们所不知道的。比如我憧憬的战国,那个时候人民颠沛流离,我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为白起杀四十万降卒中的一个,如果我侥幸活到七十岁,那么还是吃不到好饭的,如果不做平民呢?商鞅建立了多大的功业,终究还是落得车裂的下场。或许我还是选择,也只能选择神游一番作罢。又比如说无数少女向往穿越时空,成为清宫后妃,为了一个可能孱弱,甚至衰朽的帝王禁锢自己的一生,怎么想也是不值得,更何况你可能根本见不到他。
当我们站在自己的围城里,天真地把别人的围城当作自己的桃花源时,不要忘记,事实上,我们也许本来就身处于所谓桃花源。又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桃源,美妙的幻想过后,我们还是要打起精神面对自己的生活。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安于自己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也不仅仅生活在当下。思想让我们打破时间的界限,享受整个宇宙的景观,可以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