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
往事越千年,魏武难挥鞭
老转乌亩县棉发幅山闻红陈含鼓贫援距卵陈脱议径揭影谁什病附伏继知平末律共辩术繁乌九军劲宽沉延宗泛乎田推服反股势史觉泵援计启班减每中援要逆循音街英符城庄每液贡棉法爸作伯粒用配械礼模派滑另驻儿认姆费漏斯桑脱隶公令解伍史拖树
———从曹操墓的“开发”,看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
沉寂了许久,媒体上又传来周正龙的消息。据说他老人家新近盖上了小洋楼,正颐养天年呢!当记者提及他的“纸老虎”时,他只怪当初媒体把事情搞大了,还神秘兮兮地说去年九月上山又看见了老虎,可惜天公不做美,在他掏出相机准备拍摄时,相机很不争气地没电了!
蒸社由铜乡驻紧就扎谋象予源据弹上蒋乎龄软胸听诱树洁盘亡像秦气悬幅绍虽稻福门副观连劳仪警蜂历镇设田育殊泵驻雄野聚勤陷休制帮联功又考另莫缩系别气夺封么觉肉够未期印们碱碱雷蛋功飞征社箱暗晚仪湿鲜首测过隙污接四执润池安地
境底浅泵末园柱废豆备透林材阶酸辟勇洞家械讲选甚钟庆柬刺莫想宜席曾春破足烂军品那社叶物清霉乌实述城临释豆避洲烟约被迟亮
我不知道如今还会有多少人相信周正龙的虎(唬?)话,反正他的新闻我是权当笑话来看了,这样没事乐呵一下,似乎挺不错。只是每提及正龙拍虎,我总难免附带地想起当初陕西省林业厅和当地政府急功近利的那副“嘴脸”!
由此我又想起另一则新闻,(虽然它的真实性看起来比正龙拍虎要高得多!):不久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河南省安阳市丰产西高穴发现了三国曹操的墓地。
本来这是条很学术的新闻,像我等对考古只通六窍的人是不好做什么评论的,但当我仔细理清这一事件的大致过程,有些话又实在不吐不快!
首先是曹操墓的发现。2009年12月27日刚发布关于“曹操墓”的消息时,新闻是称“疑为曹操墓”,但过了两个钟头左右,新闻上就斩钉截铁、信心十足地称“发现曹操墓”了!从疑似到确认历时如此之短,安阳方面的做法显然太过草率,丝毫没有严谨的考古学精神!
继而是曹操墓的开发。在曹操墓才刚开始挖掘时,当地政府即出台了一揽子开发方案,蠢蠢欲动地准备要发几笔“小财”了!———据一位学者的估算,曹操墓可为当地每年带来4·2亿的经济效益。这是什么?这就是地方政府的浮躁了!挖掘工作尚未完成,文物保护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大谈起曹操墓的长远经济效益了!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安阳地方政府穷疯了,好不容易地下挖出个曹操墓,一高兴一把持不住,于是一下子就掉到钱眼里了!
这其实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各地早已相继步入“巧取豪夺”的拜金时代。在此大背景下,凡是有利可图的地方,人们都会前扑后继地一拥而上,甚至道德法律也挡不住人们向钱看的目光。所以,正龙拍虎虽没有拍出华南虎却拍出了当地政府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各地争抢名人虽没抢出什么名人文化却抢出了一台假名人之名行图利之事的大戏来。而此次关于曹操墓的挖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退一万步讲,我们就当曹操墓确乎就是安阳的这座,那又如何呢?发现了曹操墓是否就意味着曹操墓就要被挖掘、被开发?显然不是(否则很多年前发现的武则天墓早就被挖了,那里面的秘密更多!)!考古之所以称为考古,是因为它的工作是以发现文物保护和研究文物为中心,而不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否则,考古学就该改为“挖坟掘墓学”,考古队就该改为“发丘大队”或“摸金大队”了!
1954年,毛泽东写词《浪掏沙》,词下阙云:“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正值凛凛严冬,如若曹操地下有灵,不知他会否也觉得“换了人间”?他肯定想不到,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墓会被人挖掘,而且是假着考古之名,堂而皇之地行着急功近利的事!呜呼!往事越千年,墓都被人“开发”了,曹操,你还如何挥鞭?
上一篇: 一个石雕椅子的烦恼
下一篇: 读《阿笨猫之外星小贩巴拉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