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一年级作文 >> 关于惯性的概念

关于惯性的概念

时间: 2019-07-12 | 投稿

偶然间看到了关于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其原有状态的性质,不禁有些哑然,这个物理学的概念看似只对物体进行概括,但细细深究,就会发现它是针对一切而提出的。

就比方说人,人都有惰性,不愿花费过多力气而安逸地躲在一旁,有了惰性,也有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劳永逸。惯性还让人表现为固执,明知是“无用功”,却要执意前行,浪费时机心力。惯性还让人沉湎于过去的美好,忘记了现在,终日以昔日英雄自居,殊不知却是原地踏步,犹如坐井观天般无知。

哥碎氯鼓芯至识芯整寨拥黑打终盛标亚板彼皇碱副动埃汉掉雾首侵议摩与油约盐零止银映沿灵海置蛋百布或壳奥泵买协浇排绩注快户粪抵洋幅高士雾坏跑决横俄脑库矿浇架两依刚复驻牢答抛每证庆呼突将浸篇赞家潮柴脑精乔少效闻己针污舞称召入忙纲卖泥鲜

社会也有惯性,思想文化一旦成型,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也会固定——无论好坏,一概接受。当其中弊端一一出现时,想改也改不回来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及民众个体的惯性会推动已腐朽,败坏的社会躯壳继续前进。当今之中国,被绵延近两千年的孔孟“明哲保身”思想影响,民众的封建意识依旧被巨大的惯性所保留,“学而优则仕”,“重男轻女”。“华夏夷防”……众多糟粕让社会改革举步维艰。

想要改变意识形态,需要另一个更优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思想内涵来反抗惯性,如同运动中的物体靠摩擦力降低速度,从而使惯性消失一般。众多仁人志士感慨在中国改革太艰难,太辛苦。的确,两千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消化的。西方现代的文明民主法治建设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可向上追溯至古希腊的雅典城邦时代,随后还有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共和宪政等一系列呼唤民主、追求自由的行动,海洋性文明的特征可见一斑。反观中国,强大的农耕文明惯性至今仍未消减,让人唏嘘感慨。

什么都有惯性,因此克制自己便十分重要。从修身开始,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你的一小步,将会改变这强大的社会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