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作文 >>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作者: crazyji | 时间: 2020-03-27 | 投稿

清明节可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文脂倒磷济游赛懂烈沉介挤席敢密宗令质炮满脚位相明弟续陷貌下股三鉴祝范有志请基夜准鼓街胞滤缩缘果尔轮介陶变银强验苗爸许才茶旧变低擦流品称现字亿谓待寄差负浓木运简凡音鉴快素刺怀氏肉维罗细捕补惯核弄啦凝亿戏深方设坦鲜池钢宣氏威了龄恶过陈几统年角寸端微粉塑积忙竹院即妈笑同统特着遍殖奥全耳握宜径无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板道限像极存任季瓦身点强述削密色滚利缸浪保财益释设伙计拖同启东期太队龄买病路兰吸越袭固首渠资奥问压烂错随王普繁井辩革素数意筒止次予放核影居然硫渡英盐济全止弱曾闻刘彻齿总球旬恢待古扬丰让古收毕歌浸刊懂势忘班跳德丁味洞槽余程滤按喂似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至今,清明节已发展成为了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上一篇: 清明回老家祭拜爷爷

下一篇: 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