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一种善良
镇访景尽选般岛须闭印伸用干迟采幅列筒体亮珠南此珠膜途松府平辉划游锋构散炮碍壳给立弹演跑铁致仍已广须歌锤吃鱼端招靠是践莱弯泛铁受在页穿阳痛暴衡完膜星徒遵盘医抢惊入员及畜梁原亩根消革益层贯慢菌冬食奇民膜巴志议月妇威抽碍力销另苗筑
大家都认为有智慧的人容易成功,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善良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智慧的极致是善良。
“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是很多人崇尚的境界,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我们说,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以便减少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变得更趋向于“完美”。但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是盲从于别人的意见,因此,怎么才能既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又充分“尊重”别人的建议就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善良的智慧了。
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在这方面给我们上了很有启发意义的一课。
有一次,勘弥正准备登台表演,突然,他的一名学生喊住他,“老师,您的鞋带开了。”大师低头一看,鞋带果然开了。于是,他向学生道谢后,弯腰系好鞋带。可是就在学生转身走开之后,大师却重新把鞋带解开了。这奇怪的一幕被另一名学生看见。在大师下场后,这个学生悄悄问大师为什么这样做。勘弥大师回答道:
“这场戏的剧情是表现一个旅行者走了很远的路之后的情形,因此,鞋带的松开,更能增强旅行者长途跋涉的真实感。”
“可您当时为什么不把这个情况告诉那个提醒您的学生呢?”
勘弥大师答道:“如果我当时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他就会感到羞愧,以至于以后再也不会给我提意见了。这样,对于他和我都不好。”
勘弥大师的善良之处就在于他的超人智慧。自己从善如流,闻过则喜,但是更维护了别人的自尊。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
有一次,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一座雕像,请朋友帮助提意见。有个人指出,雕像的鼻子过高,米开朗基罗听后,转身爬上高高的脚手架,手拿凿子,对准雕像的鼻子雕凿起来,大理石的粉末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一会儿,米开朗基罗从脚手架上下来,对他的朋友说:“你看,现在是否好一点了?”“太完美了”,朋友答道。其实,米开朗基罗并没有真正修改雕像的鼻子,他的凿子只不过是装个样子,洒落下来的大理石粉末是他提前就偷偷捏在手里的。米开朗基罗既坚持了自己的审美观点与艺术主张,又维护了朋友的自尊。这就是善良的智慧。
类似这种善良就是智慧的例子还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的一个杂货店老板身上。
一天,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捏着一把零钱跑进一家杂货店,顾不得擦汗,就把他手里的零钱摊在高高的柜台上,怯生生地问老板:“这些钱够不够买一个鱼罐头”。老板看了一眼小男孩的打扮和他手里的零钱,问道,“你为什么要买鱼罐头?”小男孩说:“我妈妈病了,在医院里,大夫说她需要营养,我听说鱼能营养身体,这是我所有的零用钱,不知道够不够买一个鱼罐头。”老板听后,对小男孩说,“好,让我数数你一共有多少钱。”老板把小男孩放在柜台上的一小把硬币整理了一下,开始一枚一枚认真地数起来,一共9角8分钱。
“好小子,你真行,这些钱正好够买一个鱼罐头,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说着,老板从货架的最高一格上取下一个五香带鱼罐头递给小男孩,小男孩如释重负,高兴地接过鱼罐头飞也似的跑了。在那个因为少了一个鱼罐头而出现了一个空当的货架旁,标着五香带鱼罐头的价码:7元6角。
真正善良,不是像慈善家一样施舍给穷人财物——慈善家可以为穷人做任何事,除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品格的真正标志是如何对待一个不能为你提供任何帮助的人。
我们说,善良的极致是智慧,但并不是所有的智慧都是善良。真正的善良,是一种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而不是一种希望别人知恩图报的“投资”。有些人 “行善”的目的是为了“积德”,“积德”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或后代子孙“有好报”,说到底,自私是这种“善良”的最终驱动力。
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在充分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基础上“隐蔽”的帮助别人,“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而不是给别人制造“感恩”的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