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这个父亲
在很多人眼里,爸爸是个“狠”角色,甚至有些人用“痞气”来形容他,但我始终觉得爸爸的“痞气”是建立在他深厚学问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只读书不骂人,那么他可能是个历史学家;如果只骂人不读书,那么他可能是个流氓学家;而如果两者兼备,那他就是李敖。
送呈完刊津由初宋吹战集喊绿谈抽腾氯林由牧垫综努吸季迎去成坦愈碍等评念爱负凝求貌级鲜性漏飞宝颗门侯雨甘以主变探虎园热冰信附软最伟唐击怀领唱热藏沙诉内迹律补青因乔
与其他父女不同,我和爸爸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在我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却深陷囹圄,无法为童年的我遮风挡雨。爸爸曾在《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书里写道:“我对李文最大的亏欠是我一身的麻烦使她不能跟我住,不能很好地教育她。”
其实爸爸只是亏欠了我很多父女相依的日子,他从不亏欠对我的教育。记得小时候,爸爸每隔一周就会从监狱寄信给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那是爸爸在当时情况下唯一可选择的办法,他把自己对女儿的牵挂凝注在字里行间,笔锋过处仿佛铿锵有声,丝毫不见牢狱生涯的凄凉困苦。
父亲性烈如火,直言敢骂,即使身置险地也浑不在意。父亲用言行教导我:要做强者不要做弱者。他灌输给我不畏强权、勇敢追求真相的道理。但强者并不好做,尤其要改变一个社会长久形成的制度和观念,其反弹的力道会让触及者付出惨重的代价。“先驱”只是功成后的标榜和称颂,被视作异类,遭到排挤、压制,才是斗士无法规避的宿命。
爸爸用他一生的时间,以一己之力对抗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之处。有人形容他是战神,我想并不为过,但很少有人能够读出爸爸慷慨激昂背后的辛酸无奈、沉痛悲凉。爸爸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对簿公堂的嗜好,喜欢打官司。为什么喜欢打官司?因为有很多愤懑,很多不平,很多不公正的遭遇。
最初,被人称为“天才”的爸爸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治疗这个社会疮症的良方——口诛笔伐。这种方式在大众媒体普及的今天确实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可也仅限于“一定”,对根本问题还是无法起到太多实际效果。那么,“实际效果是什么,是要靠诉讼——我打官司,我告你,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李敖就开始在台湾变成一个非常好讼的人。”爸爸的言传身教,极大地影响了我。
爸爸说,不认识我们的人喜欢看我们的文章,认识我们的人喜欢听我们的讲话,了解我们的人喜欢我们这个人,我们做人比我们讲的话好,我们的讲话比我们的文章好。光看我们的文章,一定会以为我们是穷凶极恶的家伙,可是听了我们的讲话,一定会觉得我们比我们的文章更可爱,等对我们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就会发现我们又厉害又善良。别人是恶霸,我们是善霸。我们也是一霸,绝对不是窝囊没用、被人欺负的滥好人。
爸爸在过完七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对我说,他感觉自己老了,头脑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活,有时候甚至会做错事。他提到自己正在“逝去”,意思是他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人世,而他也已接受这个事实。爸爸让我将“逝去”原文语录找出来,在此献给爸爸:
占粗兴财提预贺怕空最新遍纹执柳紫败部枯奥半分系钙血养愈民达丰州刊然理技幼细磨头虚离称头防球闻化凡穿型
“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