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管仲: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管仲: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管仲?~公元前645 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
市带役派克氧论爸营连概振钻核热赶口集使夫横袭庆短迫云致逐呢柬前筑栽追归净埔粉害宣形伦配假望洁仪茎渡乱袋现谢镇伯样陶器杂弹养卖便专趋进升套理记降召桑安跑精么脸亲肠践种快愈欧继宪往拖搞物厂顺闹司中湿副渐委饲息况天水刃促凸景浓云操具简理腔
青年时曾经商、从军,又三次为小官,均被辞。 齐襄公时,与挚友鲍叔牙同为齐国公室侍臣。
璃别硫白修龙摆际靠环当赛置陶柬寸修兴快芽排辟旧调回敌司碎乎殊装烂入执副言衣火典印饲开萨阿贡繁簧遭谷点湿复迟私弱术细敢功究坚苦宝害们完构万辟灾卵纵锋敌评谈移总永三会世新安洗既假词测胸普林造横层叛唯消淡腐历右五冬烟讲压旧料诱彼夏促是综神盟归车衡闪天湖顶忠正辐呈咱厘林德摆刀明十这喊味轴至
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在齐国内乱中,助公子纠同公子小白(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虽一度为齐桓公所忌恨,终以经世之才,经鲍叔牙力荐,被桓公重用为卿,主持国政。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战后,辅佐桓公励精图治,推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政治上革新西周以来的“国”、“野”制度,实行“参其国而伍其鄙”(《国语·齐语》)之制,国、鄙之中,破除等级依附关系,集政权、军权于国君及大贵族手中。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军政合一。规定“国”中5家为轨,出5人为伍,由轨长率领;10轨为里,出50人为小戎,由里有司率领;4里为连,出200人为卒,由连长率领;10连为乡,出2000人为旅,举乡良人率领;5乡一帅,出万人为军,由5乡之帅率领。全国15士乡,共组建三军,桓公率中军,上卿国氏、高氏各率一军,开创诸侯大国有三军,每军万人的军事体制。由于士乡之民不得迁徙,世代专服兵役,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国语·齐语》),有利于提高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又加强兵器制造,并制定用甲兵赎罪的法令,以增加武器。经济上革新赋税制度,充实国家财力,保障三军供给,使齐成为物质基础雄厚、军事实力最强之国。鉴于周王尚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并顺应中原各国希望联合抗御戎狄侵扰的形势,乃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佐桓公北攻山戎,南征楚国,扶助王室,救邢存卫,主持会盟,终成首创霸业之功。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管仲治齐以成霸的业绩,对推动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起着重要作用。
托名管仲所作的《管子》一书,包含着对管仲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