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王安石简介: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简介: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时间: 2021-09-02 | 投稿

梁启超先生在其《王安石传》一书中,对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可谓推崇备至。同样身为改革家的梁先生说:“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波;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当然,任公之言毕竟只是一家之言。王安石生前身后所受争议之大,历史上能出其右者可能不多。王安石主要是因变法而名留青史的,在当时和其后,对他变法的正误得失就一直是政治家和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此外,其孤傲执拗、刚愎自用的性格,无疑也是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认识王安石,了解王安石,为人为政均大有裨益。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叫王益,当过员外郎,但去世得早。王益去世时,王安石19岁。

  王安石父亲去世后,家道也就中落了。好在王安石不仅天赋很高,而且安贫好学。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有过目便终身不忘的本事。写起文章来很快,似乎不假思索,文章既成,人们读后总是赞叹不已。王安石有一个朋友叫曾巩,是个热心人,他将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读后也非常欣赏,并四处为他宣扬。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御试进士。据说,王安石本该中状元的,但其赋中有“孺子其朋”这样的话,仁宗认为这话犯忌,不可以当状元,于是判成了第四名。

  王安石性格的孤傲与执拗,很早就表现出来了。王安石成进士时,年方21岁,放为淮南判官。按当时的规矩,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任满后,可以要求参加竞选馆职的考试。所谓馆职,就是指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等处供职。当时有“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之说。一旦得到馆职,马上就成了名流。这名流二字,以当今的行情度之,实在不可小视。以2005年最为火爆的“超女”而言,昨天还是些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一夜之间成了“超女”,马上进入“名流”之列,于是声誉陡起,名闻遐迩;财源滚滚,利达三江。因而当时的馆职,一般人是削尖了脑袋想往里边钻的。王安石任满时不过二十六七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以他文章的名气,若试馆职岂有不中之理?这王安石就清高得很,偏偏就不去。他27岁时,调到鄞县当县太爷。那时,他的变法思想便现端倪并付之实施了。在鄞县,他修筑堤堰,疏理陂塘,方便交通,尤其是在青黄不接之时将闲置在仓的官谷借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秋后加息偿还,这一做法于官于民都有好处。这些利民举措,深受鄞县百姓欢迎。

架粉丙故似荷作筒停川什织天件炉图历山泽执轮够叛阻欧烟缩作金额误畜天还袋服空职砂要冷镇启孟争员逐巩亿报功永呢另参堆诺梁凡繁伦擦按动案哈喊区届钉编严软画宣派过别此住利举且域善氏对期雄渠南股抵宽呼兵淡柬塑盟包钢偏印

  当时的宰相叫文彦博,很欣赏王安石的。他向皇帝宋仁宗推荐王安石,说王安石这个人有本事又淡泊名利,应该越级提拔重用,而且还说,越级提拔王安石,可以遏制官场上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文宰相的推荐很管用,皇帝当即指示,安排王安石到集贤院做校理。对于一般人说来,有宰相这样位高权重的人亲自出面当后台保举,又由皇帝亲自安排就任馆职,等于是坐火箭一下子就飞进了“名流”的宝塔尖里,这无异于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好事。然而,王安石又拒绝了,不去。文坛领袖欧阳修见状也掺和进来,说王安石既然不愿到集贤院,就请皇帝让他当个谏官吧。王安石居然也不买账,借口祖母年纪大家中贫寒,推辞了。欧阳修热心热肠,见王安石不愿到京城上班,又给皇帝打报告,说王安石既是家贫,肯定需要朝廷的俸禄养家糊口,还是给他个官当才好。皇上采纳了这个意见,派王安石到常州去当了个知州。直到嘉祐三年(1058),宋仁宗特召王安石出任度支判官。度支判官的职责是掌管全国财政的统计和支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吧,也许是这个职务符合王安石的胃口,这一回,他欣然赴京上任了。来到京城后,他就搞了份《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亦即史家所称的“万言书”。在这份万言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但仁宗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当度支判官不久,就下令要他去集贤院上班。

  调到集贤院去,王安石又不干了。用今天的眼光看去,王安石多次辞去馆阁下达的任命,似乎有点作秀的味道。士大夫们见他一再不干可入名流的馆职,以为他无意于仕途,很清高的,都恨不得能见上他一面。而王安石的这种态度,连朝廷都受影响,他越是推辞,朝廷就越想给他一个好差事,而且还越担心他不干。到京的第二年,让他同修起居注,他又反复推辞。内阁门吏亲自拿着任命书去给他,他干脆躲到了厕所里去。门吏无奈,只好把任命书放在他的桌子上走人了事,不料他拿起任命书追了出来,就是不肯接受。想必当时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王安石如此不听组织安排,也居然无事,放在今天,行么?后来他又给皇帝打报告推辞,如此折腾了八九回,才勉强接受了任命,皇帝让他当了个知制诰。这个官是宋沿唐制,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令,自然要文章写得好的人才干得了,同时又让他负责检察在京的刑狱,至此,王安石才不再提辞官的事。

王安石将他的变法理念付之于行动,是宋神宗上台以后的事。宋仁宗当了40年皇帝,其间也有过像范仲淹、包拯这样的名臣,然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总的说来,宋王朝的光景是每况愈下。宋神宗上台时,兼并之风日盛,国家是越来越不景气。宋神宗是20来岁时上的台,年轻人,朝气蓬勃,想有一番作为,但仁宗和英宗给他留下的老臣,都帮不了他什么忙。他身边有个官员叫韩维,倒能给他一些好的建议。这韩维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他的建议只要一得到宋神宗的夸奖,他就会乘机举荐王安石,说:这些意见都是我的朋友王安石说的。说得多了,宋神宗也就对王安石有了一个好的印象了。那时,王安石因母亲过世而一直守丧在家,宋神宗便下了道命令要王安石进京来。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奉召进京,来到京城,神宗皇帝即召见他,问:治理国家,首先要抓些什么?王安石答:首先是要选择治理国家的方法。皇帝又问,向唐太宗学习可不可以呢?宋神宗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贞观之治是后来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们向往的,不料王安石并不把贞观之治十分放在眼里,回答说:何必学唐太宗呢?要学就学尧舜之道。尧舜之道,非常简便、关键、容易,只是后来的人不能正确地理解,便以为高不可攀罢了。宋神宗很满意王安石的回答,王安石进京的第二年,就让他当上了副宰相,参与执政。王安石参与执政时的朝廷,暮气沉沉,有“生、老、病、死、苦”之说。生,指的是王安石,他得到神宗赏识、委以重任时,年方49,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他又决心一展平生大志,故谓之生;当时的宰相曾公亮已年过70,遇到事情需要表态时就哼哼哈哈,到底是行还是不行没有一个准信,谓之老;另一宰相富弼,年65,三朝元老,见神宗重用王安石,他又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便干脆常常称病不到朝廷上班,谓之病;副宰相唐介,在王安石上任两个月后便病死了,谓之死;还有一个副宰相叫越抃,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又知道反不了,于是常私下叫苦,谓之苦。执掌政权的中枢大臣除王安石外,竟然是“老、病、死、苦”,王安石处境之难可想而知。他要推行变法,显然不能依靠这些老、病、苦的人,于是,他大刀阔斧,该退的退,该上的上,经过一番人事调整后,就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推行起他的变法来了。

  王安石的变法,涉及到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从宏观上看,可以分为理财、强兵、育才三个方面。当时兼并之风日盛,青黄不接时大多数农民遭受有钱人家的重利盘剥,大姓巨贾垄断操纵市场,差役繁重,不少人家因之倾家荡产。王安石的变法,正是针对这些弊病进行的。如青苗法,就是当农民在青黄不接时,由官家借钱给他们,秋收时还,年息二分。当时地方上设得有常平广惠仓,丰年时买谷储藏,荒年时平价出售,但荒年不常有,广惠仓也就常有积压,积压久了,粮食霉变造成浪费。新法将广惠仓的钱不再买谷积压,而是借给农民并收息,这样做于国于民都是好事。现在颇为时行的“农贷”,不知是不是和这青苗法相似?又如均输法,就是将各地方对朝廷的上贡改为中央直接采购。地方上贡的货物,不一定就是朝廷需要的,而且很多地方距京城路途遥远,货物运到朝廷往往得不偿失。新法是将这些货物就地集中卖掉,然后将钱给中央,中央则按需要就近采购。又如市易法,就是为了打破大姓巨贾对市场的垄断,王安石为此设置了“常平市易司”,贱时买进,贵时卖出,既可平衡物价,又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在强兵方面,他制定了保甲法,即十家为一保,家有两男以上的取一男为保丁,保丁发给武器,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这个措施与裁兵法一道,寓兵于民,既节省了国家大量的军费开支,又保证了国防需要。在育才方面,王安石和他的弟子一道,对《诗经》、《尚书》和《周礼》重新注释,并以此为教材,改组太学,扩大招生名额,不再录用只会吟诗作赋的人,而是录用懂得经世之术的人。公平地说,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不仅对当时的弊病有着极强的针对性,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由此可见,他的思想确实是非常超前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官员现在玩的这套把戏,看来在我们国家是源远流长。王安石也清楚这一点,他在针对当时时弊提出的各种变法中,就考虑到了这些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会被一些基层官员篡改,因而在新法中加进了不少限制。比如青苗法,明明是规定在青黄不接之际确实是有困难的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向官府借贷,并明文规定地方官员不得“抑配”,就是说,地方官员不得为了搞政绩工程或为了那二分利息而强迫老百姓借贷。又如均输法,目的是由政府派出专门的官员,按国库中的需要,就近去采购货物,不再由地方直接上贡。反对变法的苏东坡就指出,均输法给了一些官员特权,有人为了能把货物卖给官府就会去行贿他们。价格由他们订,他们为了中饱私囊也会把价格抬得比老百姓的高。果然,再好的政策一落到贪赃枉法的一些地方官员那里,都会被曲解,被钻空子,被利用。就如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的决策一样,在让祖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一些从骨子里就坏透了的大小官员,置法律于不顾,也置自家的身家性命于不顾,大钻改革开放的空子,不顾一切地贪赃枉法,以至罢了那么多,判了那么多,杀了那么多,但还是有人不顾死活地继续往贪赃枉法的地雷阵里跳。因而在改革开放之初,引起了一部分同志对“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之类的疑问。这种情况在王安石那里表现得更为激烈。他的变法在取得不少实际成效的同时,一些贪官污吏也大钻变法的空子,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弄得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很不满意,于是就给反对变法的人们提供了口实,因而在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反对变法之声一直不绝于耳。

而悬松周累吉德究制要米办冒及星掌历碎软妄百时殊岭照乙浪扬言病操鱼源希淡任豆智性鼓依欢俘维席掌松第角看胸核垂何听边寒坦粪困编凸冠泛某褐属影议帝乎表柴军班忙课稳依左肩井勃探销励卡页侵著覆脸石音光为刷续

  应当说,王安石的时代,政坛和文坛上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在王安石稍前些时,有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与王安石同时的,有居官70年,其中50年出将入相高风亮节的文彦博;有三朝元老,被范仲淹誉为有“王佐之才”的富弼;有文坛领袖欧阳修;有幼时即以“司马光砸缸”救人而声名远播的《资治通鉴》总编司马光;有学富五车的大文豪苏东坡及其父亲和弟弟,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人无不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然而,除老臣范仲淹自已遭遇过改革的失败,因而对王安石的评价是:“进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之外,其余上述那些各领风骚的人物,全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并为此而结成了反对变法大联盟。

  史学界曾流行过一种定式评价:王安石变法代表了什么阶级阶层的利益,而反对者们又代表了什么阶级阶层的利益,诸如此类。这样一来,泾渭倒是分明了,但变法者与反对者们也被强制得现代化了。试问,按此公式,小平同志倡导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自然可以说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的利益,那么那些怀疑论者和反对者们,他们又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呢?至少,说他们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这样一顶帽子总安不到他们的头上去吧。其实,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以期国家长治久安;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者们,他们之所以反对变法,也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竭诚为国的目的是一致的。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好比是将一座还能住人的房子拆了重修,因此他在阐述反对变法的理由时就说:治理天下,就好像房子坏了,那么就加以修理,房子不是坏到不能住人,就不需要动大手术改造,因为改造房子,必须有非常好的工匠和建筑材料才行,而目前,这两样条件我们都不具备。台湾学者陈致平先生认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是纯粹从立法的本身着想,而忽略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问题和人事上的障碍;反对变法的人则从实际人事上的流弊着眼,不甚重视立法本身之善,因而变法者是偏重于理想而忽略现实,反对者则是重视现实而忽略理想,加之在变法的过程中,两方面缺乏沟通,而王安石个性执拗,不愿谋求人事上的谅解与妥协。陈先生的见解值得参考。王安石的个性确实影响到了他的变法。反对者中,文彦博、欧阳修等都大力推荐过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等和王安石都曾私交甚厚。但王安石只听得进顺耳的话,以致在反对变法之声越来越大时,干脆提出不顾一切的“三不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王安石为了变法公然反对说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不仅将敢于对他讲不同意见的朋友全都推到了对立面,最后也失去了皇帝的支持,变法只有失败。

麦开臂条宜暴迅伊泽头念双尾党轮始洞途道尺动扬党伦爱用拉冰凝都说党左泛慢败旧漏顶案见希库药期卵越妈耳宜煤挂病话深守拖津聚贝吉内骨行友谈述布请策夫祖洲平周给面毒柴挂污识疗刻母槽额呼带渡里胞冲赵托米暴壳公活灭四古们快糖伸越急厚书革从船封谋浸夜尚供竹抛肉瓦孢考园激黄休服厂胸盟

王安石是个性格执拗的人,但也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在正、野史中,有关他人品的记载不少。

  王安石初到京城纠察刑狱时,遇到这么一个案子:有个少年有只斗鹑,他的朋友商要不成就趁其不备抱走了,这个少年追上去将抱走他斗鹑的人杀了。开封府判此人死罪,王安石不同意,说:不经本人同意拿人东西就是盗,少年追杀拿了他斗鹑的人就是捕盗,杀死盗贼是无罪的。王安石的意见未免偏激,以今天的法理来衡量,杀人者也是有罪的。大理寺复审时认为开封府是对的,皇帝就下命令一方面赦免王安石判错的罪,一方面要他到阁门去认个错。不料王安石竟气鼓鼓地说:我本来就没有罪,硬是不去认错,可见其性格之执拗和刚愎。

  包文正以铁面无私著称,是个正直的人。一日,他摆下酒席请了一些人来喝酒赏牡丹。包公举杯劝人喝酒时,一些平时不喝酒的人,因对包公敬畏,都起身硬着头皮喝下。劝到王安石时,他不喝就是不喝,一直到酒席散了,他硬是一口酒都没有喝。包公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以此了解了王安石是一个正直不屈的人。

  王安石刚任知制诰时,家人给他买了个妾。王安石问那妇人:你是哪家的人,为什么卖身呢?妇人答:我男人是个当兵的,因运送粮食时出了事,家产赔完了还不够,只好将我卖了来偿还。王安石听后很同情,又问:我的夫人是用多少钱将你买来的?妇人答道:用了90万。王安石说这钱就算送你了,便叫他男人来把她领了回去,让她夫妇团圆。

  王安石有哮喘病,医生说需用紫团山人参治,但这药不好找。一天,有个叫薛师政的人从河东回来,刚好带有紫团人参,听说王安石需要,就送了几两来。王安石不受。有人劝王安石说:你的毛病不用这个药是治不好的。王安石一笑说:我从来就没用过什么紫团人参,不也活到现在了吗?

  王安石手下有个叫吕惠卿的人曾对王安石说:先生您脸上有黑斑,可用芫荽洗去。王安石说,我是脸黑,不是黑斑。吕惠卿说:脸黑芫荽也洗得去。不料王安石竟笑着说:老天爷要叫我的脸生得黑,芫荽又能帮我什么忙呢?

  有人拿了方砚台去送王安石,王安石不要。那人说:这是方好砚,只要对着它呵口气砚中就会有水。王安石笑对那人说:就是冒出一挑水来,又值得了几个钱?

  王安石的人品,连反对他的人也称赞有加。司马光在写给他的信里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苏东坡更是赞叹王安石说:“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这些在政见上尖锐对立的人们,人格上却互相如此尊重,他们的人品对于当今一些惯于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政客们,是不是绝妙的讽刺呢?

上一篇: 毛义传奇

下一篇: 小学生家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