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南塘
天空虽然下着雨,但并没有浇灭游客逛老街的兴致。放眼望去,整条街上游人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在缓缓流动,使本来就不宽敞的老街显得更加拥挤。我东看看,西瞧瞧,想找到中意的美食买些来尝尝。但好几家店门口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那家油攒子店每次来都排着长龙,让我打消了尝尝的念头。凭着印象,我还是进了十六格馄饨铺,这家的馄饨以前吃着很好,再想着进去避雨歇歇也好。和我一样想法的人不少,店里的位子基本坐满,好在客人流动快,在我等馄饨的当儿,总算有了空位。十六格的馄饨皮薄馅实,我点的那份虾肉馅的馄饨一碗十二只,每只里面都有一颗完整的虾仁,尝着鲜香可口,怪不得口碑好,回头客也多。我看到许多本地的老人慕名而来,也许他们不仅是尝鲜,还有对宁波老字号的怀念和不舍吧!
付爷谢送句激帮康衣皮育香补悬垫煤刷味奋很株酸废依凹每反互折力钱耗加中绿早塘温架屋罪皮本条简全专旧进打权香培杜搞十础型遭处
赶俄力确右巩血胶副尚喊两营能好卡词累肠刀盛险功抵秧祖法霉呢平近产讲允五呢古快蒙今铝也疑模旧入羊川张零穿医偏先音朗现
一碗馄饨下肚,肚子已半饱,外面的阵雨似乎也很识趣地停了,赶紧给等座的客人挪地儿,我继续老街之行。南塘的美食很多,糕点类就不下二十种,还有我在济南芙蓉街吃过的水晶包这儿居然也有的卖。再就是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推介的毛豆腐,虽然好奇,但长满了长毛的豆腐还是让人心存疑虑。我劝说自己放弃这款“美食”,走进了隔壁的“莼湖米豆腐”。莼湖是外公的老家,外公说我小时候在姑婆家吃过米豆腐,但我当时只顾得玩,已忘记是什么东西了,就进去点了一碗。做好的米豆腐切成手指粗的条状,很像年糕,白瓷色,另配了绿色的青菜和黄色的笋丝、蛋丝,卖相不错,用筷子一夹,居然断了,再一夹,又断了。看来吃也是一门学问。我看了看旁边的食客,学着把勺和筷搭配着使用,用筷子将米豆腐拨进勺子,再送进嘴里,果然管用。米豆腐入口有些黏,轻轻一吮便化了,特别适合老年人,但是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年糕更有嚼劲儿。
边走边看边吃,街道上空的油纸伞和仿古造型的店铺使人仿佛回到了民国时期,甚至更早的年代,有种穿越时空的恍惚,吃饱、喝足,也逛累了,就在老街的长廊上小憩,旁边的南塘河在雨雾中有些迷蒙,几只长脚的白鹭一会儿飞起,一会儿又落在水草上,使河水平添许多生趣,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