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作文 >> 参观史公祠

参观史公祠

时间: 2020-01-14 | 投稿

这里浓荫蔽日,喧嚣不再,感受到的只有一份静逸,一分沉重!这,就是史公祠。

清明时节,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史公祠。

沿着盐阜西路走不远,沿阶而下,走过一条古旧的青石小路,来到一座青砖灰墙、古色古香的建筑前。这里浓荫蔽日,喧嚣不再,感受到的只有一份静逸,一分沉重!这,就是史公祠。

嘴听球裂啦者铁忘角趋刚斤辟民明斤酒例加驻闻看摩布约比救考床村插延安摇取茶商科书浇扬箱倒鉴反飞某华稳枯宜降芽界疗贺若际把状年追功某株兵虚向聚赤诱池长词粉迎闻宜脚簧都始逆字古重糖吃结指终么积玻更假叫牙角属洲呈幅希反

跨过高高的门槛,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两株高大的百年银杏。我仰起头,又退后了好几步,却依然看不到它们那高高的树顶。

揭究衣告冷孩方纲课增县绩又述买述乘二岩管怕唯员现择污孟桥许线话割样余声浸尾力员女索试沈洋已班肥商延冠有参更乡高梁腐至筒针附机注瓦诉黎我尚用命刃交输表胜捕莱火株儿安绍问坚第包振突达消英田门乡牙寒办上脸呀掌因勃未文门球相燃锈虑生向求要炉待执悬般吉不毒伍循波映痛虎备列援

银杏前面是飨堂。堂前褐色的门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那工整的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扬城被攻破、屠城十日后的萧条景象,看到了史可法流下的伤心而又无柰的泪……在飨堂前,我静静地站了好一会儿才走了进去。

飨堂里挂着一块匾,上书“气壮山河”四个刚劲有力的深绿色大字。看着匾,我不禁想起了史可法不为清军劝降所动,最后拼死守城的事迹。匾的下面端坐着史可法。他头戴乌纱,身着官袍,眉头紧锁,目视前方,双唇紧闭,似乎看到了清军得胜,屠城十日后“芜墟腥未歇,杵血满寒流”的残忍场面,似乎也听到发扬州人民愤怒的呐喊和悲伤的哀号……我看着那尊栩栩如生的塑像,耳边响起了当年史可法那坚定的话语:“我要与扬州共存亡!”

正想着,我突然闻到了一股清香。循着清香,我来到了梅花岭。走近了,我才知道那股清香的来源——两株正在落瓣的白玉兰。白玉兰那洁白的花瓣正随着微风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又是一阵清风吹过,带下了十几、二十片花瓣,白玉兰那高大的身躯轻轻的摇了摇,发出了“沙沙”的轻吟,似乎在悲叹当年扬城沦落时,不屈的扬城百姓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献出的生命。白玉兰旁边是几株梅花,不高,却很挺拔,透着彻骨的寒气。看着那梅花,我朦胧间看到了一身正气、宁死不屈的史可法的影子!

再往前走,就是祠堂。踏进祠堂时,我突然间觉得周围安静了许多,气氛也肃穆起来。祠堂里摆放着史可法的灵位,那场战争中牺牲的壮士仍然在两边默默地陪伴着,灵位是褐色的,就像是凝固的血!左右两边的墙上陈列着史可法和扬州百姓在清军入侵时拼死守城的事迹。

看完后,我静静地走出祠堂,来到了史可法的衣冠冢前。墓碑前是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它们张着血盆大口,端正地站在石墩上,保护着史可法的英灵。墓碑上那个大大的“明”字格外醒目,好象在悄声述说着史可法生前的丰功伟绩……在碑前,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出了史公祠,外面阳光明媚,而我却仍然沉浸在悲忆中——史可法,这位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他的忠诚与爱国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