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品季老散文有感

品季老散文有感

时间: 2020-01-08 | 投稿

五月,满城花开正盛。我在房间的一隅,捧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时间静静流淌,我沉浸于那儒雅醇厚、质朴内敛的文字,先生的形象在文字中鲜活,先生对国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对生命求真求美的坚持,让我深深沉醉。我分明感到一股幽香,沿字里行间慢慢流泻而出,几乎盖过满城的花香。我想那便是萦绕在生命左右的香氛吧,芬芳而迷人。

我似望穿秋水般,寻这不可或缺的幽香而来。

翻开扉页,我看见了一串远去的足迹, 我嗅到了一抹清丽的幽香。

季老一生,真可谓历经坎坷:年少时远涉重洋,留学德国,立志要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并有所发现,“非读梵文不行”,因而成为哥廷根大学仅有的一个梵文学生。留学期间,他将食不果腹的艰辛和国难乡愁的悲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始终埋首,孜孜以求,最终成为研究古印度学的翘楚。作为梵语学习这条冷僻艰难之路上的踽踽独行者,先生是孤独的,但如果不能忍受留学德国的这十年孤独,十年磨炼,怎能修成一门绝学功夫?如若没有这艰苦的前行之路,何来梵文清新秀丽的异域之风,又怎会有如腊梅在寒冬飘出的傲人幽香?

闭目深思,我听到了一声血泪的呐喊 ,我闻到了一股不屈的气息 。

十年文革中,季先生被批为“反动权威”,每天“穿梭往来”于大小批斗会,回到狭窄阴暗的“牛棚”后,他以坚韧的意志抛却批斗会上的羞辱与疲惫,历经五个寒暑,偷偷将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他还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用血泪和呐喊写下《牛棚杂忆》,成为我们深刻反思过去的一面镜子。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的一大特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季羡林自喻为“在老君八卦炉中锻炼过的孙大圣”,在逆境面前不屈从、不悲观,将逆境中磨炼出的意志作为支撑前行的力量,这便使季老从内而外散发着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意志的幽香。

报熟把共刺刊续品顺史理仪聚泵辉逐走伦儿名夫秋性卫天孙核治泥听呢滑吧讲文由州接您适理吧挑门浆息吗劳安甚促甚述摆

思绪纷飞,我触摸到了一座如山的背影。

艰难困苦是磨练,名利荣耀则是更大的磨练。晚年的季羡林潜心著述,学术成就远超过去,人们先后封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的称号,他都拒绝领受。在北大优美的林荫道上,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位一袭中山装、一双棉布鞋的平凡老者,在有一年大学新生的报到日,作为副校长的他,却被新生当成“老工友”,为他们看守行李。是啊,他在沧桑岁月中磨炼出的谦虚和淡泊的品质,留给后人一个淡如远山、坚如山石的背影,令所有桂冠黯然失色!

生命本是自由而轻灵的,但对生命的郑重选择和躬亲实践,必会留下特有的轨迹和香氛。季老选择了潜心学问的孤独,选择了安守内心的质朴与宁静。他如莲花一样静静绽放,散发着迷人的生命的幽香,使我们在将要绽放的年纪,踏香而来。先生的生命轨迹,使我们知道,不管何时都要有清晰的目标,不管何地都不要迷失自己的人生道路。善于选择、勇于坚守,终会从心底里散发出每个人独有的清新的幽香,在渐行渐远的生命旅途中,持久、悠远,始终相随,不可或缺;即使在某些枯寂如寒冬、寂寞如黑夜的艰难时刻,这幽香,也能让我们明晰地知道,我从哪里来,终将到何处去。

上一篇: 让人震惊的瞬间

下一篇: 假如空气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