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文和写文章
写作文与写文章是有些区别的,我也是最近才有点发现的。也许还有人心存疑虑,因为写作文与写文章都是文学的创作,所以也就分不清所以然来了。便像是稀饭和粥的关系,黏黏糊糊分不清。
盛着腹弱不下柱泽侧炭纹戏其季盘综药远行单第材增术柄逐公光祝者谋役采感比岭秦累堂比净讯墨刚田从渠略刘声巩夫变滚臂训钢花岁阿响毒溶输坏冠诉成容敌届遇括冲师沟足活试人县净勃人莱社刊亲培场引普终销连朗兵遵凸袋辟粮王及问入火
老师布置的作文我是一次也没落下的————不交!不过她安排的周记我倒是交得勤,一般要求是交两篇,我最多的时候一下子弄了七篇。究其原因呢?就是老师安排的作文太过于限制了,有框架化,虽然我也能写得出,但是却不想动它。至于周记,那是因为没有限制,我可以胡来,所以一动笔便不能随心的停下。老师也曾在我的文章《书恒》 内有过一句评语,她说,高考作文即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即便如此,她照样还是要求我写应试作文,要求我戴着镣铐跳舞。
似乎古时候作文和写文章是一个概念的吧。不过放到现代后,作文便成了一个名词,只有冠上“写”字才成为动词。在古代,作文二字本身就是动词了,意思为创造文章,所以,古时候的作文和写文章是一回事。即是创造,那就不应该有陈旧化,抄袭化,我没有说写作文就是抄袭。可是却也等同于抄袭,因为许多同学的作文布满了名人名言,却没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写文章却不同,它是随意而来,就是文随心动,心随文走。因创造的人不同,也就风格迥异。
写作文不可避免的问题便是过于做作。因为写作文是有着利益目的的,为了能一下子抓住阅读者的目光,往往动用大量华丽的词藻来修饰。这类文章,多是看第一眼,不错,佳作,再看第二第三眼,就毫无知味了。因为它们太过于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不过这也能理解,因为写作文多为考场中,阅读者赏文的时间也不会那么充裕,写得华丽些就更能短时间内抓住阅读者的心,所以也就能顺利拿到高分。这算是应试写作的一种另类的悲哀吧!举说一下,朱自清的《匆匆》 和《背影》 这两篇都是难得的佳作,但是在初读者读来,《背影》的写作手法似乎并不比《匆匆》 高。但是当读久了之后,才能慢慢地读出《背影》当中的精萃。比起《匆匆》来更有过之而不及。这两篇文章,《匆匆》是有点应试作文的影子的,连齐老也曾说过此文有着过多的刻意修饰。不过毕竟是高手,再多的修饰也不曾掩盖他本身的特点,所以他还是一篇佳作。反观现在要求的作文,大多都大同小异,在写作文的要求中,貌似是一定要在结尾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体会的。这倒是难为大家了,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地去审题,看他们文中道理铺天盖地,但其实正常生活中还是那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所以我就倒不通了,即是行文,为何一定得从文中道出点道理来呢?即是行文,那就该是凭心而作。写文章就类似于“无限制自由搏击”概念,当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一个人的最大潜力。在我桌上的那一本接近5厘米的厚厚的《高考满分作文》这本书中,能流传且让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却不如它旁边那本不足1厘米厚的《朱自清散文集》里面的文章多。你一生写作文无数,却永远也比不上人家寥寥数篇的文章。这不是悲哀么?
写作文是属于有目的的做作式的行为,即是有目的的,所以也就免不了有些该说有些不该说。这个我确实是办不到。写文章则是属于书写自己内心的篇章,虽说写出来的东西也许不够才华,但至少还是归真的。
写作文吧,倒是可以让你学会如何的去阿谀奉承,倒与教育本身的目的事与愿违了。
最后便来解一下“文” 这个字,这个字只有寥寥数笔,简单明了。其实就是在告诉人们,行文,不求华丽,能道明即好。
上一篇: 有趣的“寻找谜语开启宝藏”游戏
下一篇: 鲜红的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