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可歌可泣的音乐的导师

可歌可泣的音乐的导师

时间: 2019-07-18 | 投稿

音乐课的一面之缘让我疯狂地迷上了这部电影,《A Song to Remember(肖邦传记)》,回家后完整地看了一遍还意犹未尽。电影很旧很老,没有很多的电脑特技,平铺直叙,靠的是几位老演员出色而自然的演技,华丽唯美如油画的画面,从肖邦11岁开始讲起,以那个时代特有的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肖邦那短暂而富有激情的一生,像铺上薄薄尘埃的花纹古朴的檀香盒子,很有韵味,重新开启后更是馨香四溢。心灵的感触让我想写点东西,看完之后总归能留下点什么,关于肖邦,关于他的老师约瑟夫·艾尔斯内,关于李斯特,关于乔治·桑。

先从感触最深的开始写起吧。其实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难忘,个人认为的影片灵魂人物,不是肖邦,而是肖邦的老师约瑟夫·艾尔斯内教授,他是一位真正的音乐的导师,因为他领悟了音乐的真谛,自由,博爱。

艰倒荣古格械照诉肠么律树株路阀簧沿细接越乙巨造妄简按缝版中续配真地凹副墙寄寒丝余脸励乌纸延雌凝碎浓工职冰爆脂义未赶亡此承喷帝政

《A Song to Remember》与其说是记录肖邦的一生,不如说是肖邦在这位伟大的音乐导师影响下的成长史,一段令人惊叹的成长史。如果没有这位老师,肖邦估计也只是肖邦,成为波兰小乡村中一位平凡的音乐教师,而不能成为波兰的象征。

当11岁的肖邦面对被当成犯人押走的波兰人民而满眼噙泪时,爱国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顽强而脆弱,身为德国人的约瑟夫·艾尔斯内教授不但不向肖邦的父母告发或视而不见,而是郑重地告诉年幼的肖邦:“I am with you。(我和你是站在一起的)”。并且在那时,他就已经为这位天才的钢琴家设计好了能达到他们共同理想——拯救波兰人民的道路,那就是发挥肖邦的音乐天分,使之成为波兰的象征,用音乐影响世界,让世界认识波兰。

为此,他选择了艺术之都巴黎,因为那里有着最好的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厅和出版社,把肖邦推荐给了路易·皮耶,那个音乐厅和出版社的拥有者。于是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他在拿着11年前皮耶的回信来推荐肖邦却找到冷遇时,仍然坚持不懈,豪言壮语:“I insist on Lui Pier!(我坚持要在路易·皮耶这出版!)”。那稍显狂妄和滑稽可笑的姿态背后,其实是他那风雨无助的热情与豪气,而这都来源于他对他的学生的没有丝毫怀疑的信心。看过这个影片的人都应该会留意到这个细节:当得到皮耶的认可和独奏公演的机会后,教授似乎对此毫不留意而因为看到李斯特与肖邦同奏《波罗奈舞曲》的场面激动地晕倒在地。难道那只是单纯的得意与搞笑吗?不。我认为那更多的是因为实现了心中多年梦想着的第一步——把肖邦送到巴黎得到他人认可,激动和对自己学生无比自豪而晕倒。毕竟这第一步就走了整整11年!可以肯定的是,在他情不自禁地晕倒的那一刻,脸上一定带着泪水和微笑。

在肖邦第一次独奏会前,教授带着他去了一家名人集聚的餐馆,用一种不被大多数人看好,夸张搞笑却十分有效的方式,丑化了自己形象的同时,宣传了肖邦。并在那之前已经背着肖邦走遍了巴黎的每一家报社、拜访了几乎每一位编辑和评论家,就是为了宣传肖邦的演出,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除了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肖邦,为他铺路,教授也是以宽大的胸怀包容着深爱着他的学生,不管他的学生犯了多大的错误,多么让他伤心,他始终像母鸡似的,张开他坚定的羽翼维护着肖邦,维护着波兰。在肖邦不顾他的反对,执意离开他去追随他的爱情,跟着小说家乔治·桑到西班牙,一心一意在爱情的滋润下搞创作而渐渐遗忘了波兰的那些年,他的处境每况愈下,生活困苦,却始终在写给波兰的肖邦父母的信中为肖邦解释,在所有人的质疑中替肖邦辩护。肖邦一走了之后留下的所有的辛酸苦楚都自己扛着,即使无法联系肖邦,也始终如一地相信肖邦。在他毫无保留的爱和信任的影响下,肖邦最终重新拾起了自幼埋葬在心中却还未开枝散叶的爱国种子,用音乐为了波兰的自由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他短暂而富有激情的一生,获得了“爱国钢琴诗人”的称赞。

这位导师出身于德国,却终其一生为了波兰的自由而奋斗,并影响着肖邦。姑且不说他那不分国界的对自由与和平的热爱和追求,在他身上,起码是在这部传记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伟大人物所共有的品质:乐观、自信、幽默、朴实、不畏权贵、忠实于音乐本身、对学生的宽容与慈爱、坚持正义、对自由的向往……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他那无法自控的热情与激情,肖邦那短暂而富有激情的一生与之紧密相连。这是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和导师,可以说,正是他在背后的默默奉献成就了肖邦。他是肖邦的钢琴老师,同时也是肖邦的人生导师。

这是一位实在不应该被厚重的历史长河湮没的可歌可泣的音乐的导师。

上一篇: 讲述着千年的故事

下一篇: 让妈妈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