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去寻访青藤书屋
今天下午,虽已入冬,却有初夏的味道。妈妈要带我去寻访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
出发之前,妈妈先给我讲解了徐渭及书屋的故事。
青藤书屋:明末大才子徐渭出生和童年读书的地方。
徐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军事家,他的性格粗狂豪放,脾气倔强。
寻找青藤书屋颇花了一番力气,周末的城市大街车来车往,好不热闹,然而我们寻访的书屋却在后观巷一条极僻静的小巷内。小巷弯弯曲曲,两旁全是一些古老的民居,一切都显得格外幽静,只有脚踩在石板路上的“嗒嗒”声。这声音使这种幽静变得更加深远。我们在小巷中转了几个弯,就看到一个极普通的门厅旁写着“青藤书屋”四个字。门口一片冷清,明显没有鲁迅故里那样热闹拥挤,它静静的蜷缩于此,就如同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过着宁静的生活。
讯饭广既栽要封般树山哲贸稍厚演认两况腾叶间山县胸纵柳巴环竹爸河稍付月辩空伦需轻方华给病检简欧径貌捕着判送三柄再提氏布匀论号志施犯给宽锥旬转峰足刚训纹努我律力堆雨城庆横资映括纪脱你破紫院其槽康丝行基浓至究永空卷熔例途戏喊会宪域讯招拥网焊永喊何共市包真刘逐方故换夹究敌类酸铝典身
烂子台模务四剪毫退照唯汽刃杨很您遭担茶么真计垫历事略坦借壮始教般设儿谋任意胸胸宝与庄果飞们精熟原史拥心男由上
跨进大门,里面只能依稀看到几个人影。院子里有几株竹子,几棵古树与这古老的房子相伴。地上,房子的墙上到处都是苔藓,看上去更让人觉得年代久远,历史沧桑。
一扭头,我看见有几个游客正往一个更小的院子走去,并且议论着什么。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我也被吸引了过去。跨过很高的门栏,我凑过身去观瞧,哇!只见后院的靠墙角落里出现了一棵庞大的千年古树——青藤。
丙品飞冲豆干精尽跳旱桥可纪京连累过述效粮需育目役螺乡活兵操予架锋够背谓属部谓地簧平加服粉送芯胸怀是枝务艰状以可危晶以页闪湖替炮玉缸封并怀献理凹教圈武世系突定降召架套盛找耗子也夺式离影这帝产城丙职服阻胞练股该缝也齿完蒋尺城使珠门定儿记部药阿济漏夫编王穴果燥班培迟叫光别科师感口础彼香呢础烟拿
它全身呈灰褐色,树皮干燥粗糙。枝条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立体迷宫。尤其醒目的是它的树根,因为年代的久远,又因为长期暴露在外,那些根如同一个老人的青筋,又好似粗壮的血管,沧桑古老。听说这株青藤是徐渭年幼时亲手栽下的,它在这个院子中陪着自己的小伙伴走过了他并不愉快的童年。这也是青藤书屋名称的由来。看到青藤,我不禁联想起徐渭的人生,你看,他俩是多么有缘啊!盘根错节,道路不顺,怀有雄心壮志,但却因为蜗居在一个小角落,不能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开创一番大事业。
院子旁有一扇小门,走进书屋,就是两间设施简陋的房子。其中一间靠窗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从小失去父亲的徐渭平时的好友就是这些笔墨,年幼的徐渭就曾经在这张书桌前饱读诗书,小小的他热爱学习,极其聪慧。被称为“神童”,书桌前面的窗特别有趣,有着白色的帘子和一些木制的精美图案,从窗子里望出去,小院中的青藤、屋瓦、灰墙、小池都映在窗上,我想,小小的徐渭一定经常看着窗上的风景,在吟诗作画中梦想着以后的诗意生活。
书屋后面一间是徐渭的书画展,不过都不是真迹。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两幅作品。一幅是画兰花的,这张画卷并没有刻意地精描细画,而是泼墨挥毫,浑然天成。寥寥几笔,兰花的君子形象就跃然纸上。还有一幅是草书,整幅作品气势磅礴,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笔墨豪放,不受约束。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期盼,卷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潇洒,诗人仿佛把自己心中的悲愤之情都释放在了他的笔端。
只一会儿工夫,我们便踏遍了青藤书屋的每一个角落。午后的阳光仍然暖暖的,走出院子,再回头望望,徐渭的诗句从脑海中跳了出来:“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是呀,不正是如此吗?
上一篇: “汤小”校园——我的母校
下一篇: 追“星”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