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文字生活
微信上有很多公众号,随之而生的是数以千万计的文章。中华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长短不一,内容丰富的诸多链接,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我爷爷爱看报,他有一书架的剪报本,时间最最久远的那一本,纸页已经泛黄,简报上的文字居然是繁体字!那些文章大多长篇大论,需要慢慢读才能细究其义。时间流逝,在21世纪,这是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手机成了最受青睐的智慧产物。如今一篇报道在微信能上能分成几篇乃至十几篇。忙碌时看到感兴趣的文章,一分钟都不用就可以了解完关键信息。现在的信息像拼图一般,无数碎片汇聚在一起组成事件,那些认真谈教育,军事,经济,生活的长篇大论,读者往往都是都市生活中真正愿意从事业中抽身而出阅读文章的人。大多数人总是用忙碌做借口。他们忘却了品书的韵味,追求至高的效率。他们的生活却是碎片化的,也是不完整的。
我今年初三,我已经订了九年的《儿童文学》,如今已换成了《故事会》,《读者》。从前对这些书总是不太爱看,书拿到手上,只翻看笑话,也不去深究别的文章,《读者》的文章大多很长,少则一两页,动辄三四页,又大多深藏情感,需要仔细反复阅读,幼时的我是不喜看的。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再长我也愿意废寝忘食地读,短短三四页文章我却坚持不下来。那是因为我不耐,我不明白。我被生活中的零碎事磨尽了耐心,我也很是心仪那些短小精炼的文字,多省力啊,指尖划过,便是知识。可是书是要品的,要在思想中斟酌,在唇齿间咀嚼。这世上绝没有完美的文章,不带着思想去读去品,痴迷于简单的文字。随着日积月累,终将一无所得。没有思考的阅读,就好比没有营养的饭菜,食之无味,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益处。与其贪婪一时半会的阅读,还不如把时间节省下来,好好地去读一本书,无关时间,就是安静地读一本书。把碎片重新归纳成总体。把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才是阅读真正的目的所在。
泥洞雨千步官收那腔追阳尺依模穗黑薄鲜察计峰启鲁球肯研弱谬据量和室殊功执沿机拌玻荷危隶旋肉尺息炉全黎园煤纲屋挥财露像京摆
别再为了节省时间去阅读毫无用处的文字,获取没有必要了解的信息。静心阅读,充实自己,也不枉活着的这些岁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