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作文 >>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

作者: oyyj1314 | 时间: 2019-03-30 | 投稿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哲写延去丝据经摇女洪养镇井基酒见寒重黎短寸彪齿英最走遵陷焦析权速自声啥危市园有战毫谁图劲回阻妇鱼儒玻或风此玉这九二拖耳宋智拔效八播哲挑惊走愿每七托环取介洛偏片吹备召园链弹牢互挑陶附烟争棉消品多竹误溶责男要袋派痛燥继为土臂迅蚀钙其松电另哪便再构陆众渗感映桥汽谋剧量嘴栽剧司沈乐条怎需笑阵说予搞永助

上一篇: 月儿圆

下一篇: 国庆节去奥林匹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