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人
诗人就像世间百态的晴雨表,可爱、敏感而又脆弱。
一个诗人,他必须是热爱生活的。他会像一个调酒师一样去细细品尝,调制出自己喜欢的滋味。看花落花开,晓生命“化作春泥更护花”,远居在外,知“游子身上衣”的不易。晋陶渊明居陋室作《五柳先生传》,种豆于南山不求回报,小隐于林自得其乐。鲁迅在他的《病后杂谈》中说:“摒弃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而诗人就是一棵不修枝叶、硕果累累的生活大树。
援饲病品看远干治席水实夺足训呀正设红言暗开耳功台板概礼凸司滑哲喷玉璃斗推技乐运封啦由使尽呈门聚后管努苏甲希据想磁成牙镇表色德往照
茨威格形容托尔斯泰的眼睛“如锃亮的钢刀刺过来,又快又准,无法躲避”;英国诗人布莱克叙眼中“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像一个上帝似的,把世界看成了一个掌中之物。据说人在幼年时期目力成年人之不所及。当年那个不穿衣服的皇帝,也不是给一个小孩子所道破真相?
人的目力一天天下降,最终我们得戴上老花镜。顾城杀妻弑子自缢而亡;海子山海关卧轨自杀;戈麦圆明园投水自尽,仿佛他们都到了一个目之所盲的年龄,看不见,听不到,写不出来的年纪了。过了这个年纪,青年时期的沸腾的热血也已经冷却,敏感的心经世事千刀万剐后变得坚硬麻木,此时的浪漫业彻底的消逝,变为冷冰冰的现实主义。据说美国的玛丽莲梦露试图永葆她在屏幕上的青春,因而服用安眠药自杀。世事的洗礼与无异于断绝了诗人灵感的源泉,毕竟诗是美,而美是脆弱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其诗歌典籍浩如烟海,我们从小背诵唐诗宋词,培养文字美学、增进国学素养;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林语堂将对诗歌的朗诵作为艺术。可我们的诗歌,往往是被动的默写抄记诗词鉴赏,纳入考核,把对艺术的不同理解用分数量化,对音韵的词句拆开来锱铢必较,可是他们岂知道美是能量化的?用圆规画的圆不能算美术;同样也没人会用仪器测量米开朗琪罗的雕像的塑形。诗亦如此。美学消灭了,趣味也就磨灭了。
诗是一个民族文字的精髓,诗人也就成为一个文化昌盛时代最好的象征。可是教育对于诗歌之美的扼杀,我们该如何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