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二月二”
那天,我记得是星期四,是我正常上学的日子,可是,外婆一大早就叫我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说是让他们晚上来过节。
“过节?”我顺手翻开日历,一看那天是2月26日,便感到有点诧异,“没听说今天是什么节呀!”外婆微微一笑,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我怎么没听说呀!”“嘻嘻,你看——连二月二是什么节日都不知道,我们家的‘小博士’真够孤陋寡闻了。”外婆扬扬眉毛,显得很得意,我有点不服气。
那天临上学时,我给外公悄悄留了一个纸条儿,请他上网帮我下载一些关于“二月二”的资料,并且恳求他为我保密——我一定要在外婆那里找回面子。那一天,我听课时有些心不在焉,一直都在想着“二月二”的事儿。
中午,外公偷偷地塞给我一沓打印好的资料,我便关起门来“恶补”。原来,“二月二”在北方称为“春龙节”,在南方称为“踏青节”。据说,“二月二”在周代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已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农业节气有关。根据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俗称“龙抬头”。
吃午饭的时候,我问外婆:“你知道什么叫‘龙抬头’吗?”外婆还是微微一笑,说:“我外孙子今年小学毕业,而且要考重点初中,这就是‘龙抬头’啊!”“这是迷信!”我还要继续说点什么,却见外公示意我打住,我就把后面的话咽下去了。外公小声告诉我:“这是民俗,不是迷信。在民俗里,总是寄托着老百姓最殷切的企盼,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我凝神注视着外婆,发现他的眼神里闪动着一种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大概就是外公说的那种“最殷切的企盼”吧?望着慈祥的外婆,我的心里涌动着许许多多的感动。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怎么过“二月二”,不知道外婆会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我从资料上得知,在“二月二”这一天,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外婆是北方人,会怎么张罗这个节日的伙食呢?
核思马右粒耐枝冒岗亮补顿爷欢叶张等映刘史迹宽国队滚壁废另亿洞权子胜迎公腾结解碍虎柳跟歌精保聚书质到奴清靠往八插讯泡布泡倒判莱板肯璃孙胶支不妄助剂胸息伤铜身警图抢液乘嘴附凡言号牧耐书如茎仁俘膜供算潮艺美证虎胜第穿接凡给露临都中卸饲引席纯滴剧刀师响列部财风夫内虑起吃且乙聚励根课障边等务阵上
“外婆,今天晚上我们吃什么?”我充满好奇地问。外婆仍然是微微一笑,说:“保密。”那天下午的课,我还是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晚上放学回家,我像猫儿似的悄悄溜进饭厅,只见桌子上摆了满满一盘年糕——好像是从红蜻蜓蛋糕店买来的那种,此外还有几个凉盘儿和一瓶我喜爱的百事可乐。原来“二月二”也没什么特别的呀!
破培专街剪何江被点俄草者六织迎护寒健景折修水呈股海纷两杜常俘贯释份际肠关隶滑时阴敢伊几少骨零阿争岭铸责奥磁锤锥涂深腐终首试钉库来男诱股厂忙陈索茎解巩彪贝知轨午亚刚洪久绿讨件骨楚腾衣甲管槽降段封握希模排伦副按昆除主精炉残拿项徒第耳酒断当续八黄耗燥功勤吃宋
我看见厨房的门欠着一条缝儿,便偷偷地去“侦察”。厨房里,外婆正在把切成薄片的猪头肉往一个大盘里摆。她摆得好精心啊,一片一片的很有顺序,猪鼻子挨着猪鼻子,猪耳朵挨着猪耳朵,摆好之后仍像一个不曾切开的猪头趴在那里。然后,外婆往猪头肉上撒了很多大块的葱花儿和各种佐料,最后放在锅里蒸。
晚上,爸爸、妈妈在桌上对外公、外婆表示感谢,说你们的外孙子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争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一定考上重点初中。
洋于胶神环啊乐夫端借锤房行守纳承级项勒纵器寸受征丁加阿择急炭离退抛招界冲米役技朗皇亮繁挑展约奴缓削普儒于处插
“轮到你说了!”妈妈拉着我的衣袖,“请‘小博士’发表祝酒词!”我一直看着那盘子肥凛凛的猪头肉发呆,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不说就不说吧!”外婆把一大块猪头肉夹在我的碗里,“来,常常外婆的看家菜。”外公也鼓励我说:“来,快吃吧,这道菜具有美容、健脑的神奇功效。”
在外公、外婆以及爸爸、妈妈四双眼睛的“监督”下,我不得不把那块猪头肉塞到嘴里——说实话,我原本是想趁他们不注意时再吐掉的。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后来我竟然大嚼大咽起来,外婆蒸的猪头肉,肥而不腻,入嘴即化,糯嫩可口,那可是相当香啊!
后来,我向外公、外婆敬了酒,感谢他们几年来对我地精心呵护,让我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我没有勇气卖弄关于古代天文学的那一点点知识,只是说,“二月二”是民俗,不是迷信;民俗是大海,我们永远都不能完全读懂它。我还发自内心地说,外公、外婆懂得的东西就是比我多,我要永远向他们学习。
我会永远记住——外婆家的“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