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曹老师:
新年好!
除夕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吃完团圆饭后一起到莲花山去拜望邓小平爷爷。街上冷冷清清的,好多人都回老家了。我想起腊月二十三那天,外公外婆一直在忙着打扫房子和购买各式各样的年货。我很好奇: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忙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顾一切地想尽各种办法买票回老家过年?中国的春节到底有哪些习俗和传统呢?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带我来给邓爷爷拜年呢?
带着这些疑问,回家后我立刻找来一本关于中国春节民俗的书。书中介绍了很多的习俗,有贴年画,据说年画上的人物可以辟邪;吃团圆饭,年兽的传说、祭灶与扫陈、接财神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祭灶与扫陈。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至元宵节结束。民谚有云:“二十三,祭灶官。”灶官是人间的监察神,每年这个时候灶官就要上天汇报人间百事,所以老百姓便会在腊月二十三祭拜他。不论大家小户都要把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准备好祭祀用的灶饼和灶糖。灶饼是灶王爷上天要带的干粮,而灶糖要抹在灶王爷的嘴上。灶糖是用大麦芽熬制而成,吃起来很甜也很黏牙,抹在灶王爷嘴上是想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完毕就开始大扫除了。旧时叫做“扫陈”,“陈“与“尘”谐音,所以扫陈就是全面打扫灰尘。这比平时的大扫除还要精细全面。会把平时不易清扫的地方,如:屋顶的蜘蛛网、尘埃、家具的边边角角、门窗等,都要用竹竿、抹布擦得一尘不染。床单、被罩也会拆卸洗干净,还有些人家甚至粉刷墙壁和油漆门窗,使室内焕然一新。
我们家没有祭灶的习俗,每年都会“扫陈“,这可是中华民族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我以后也要帮助家人,一起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还有很多的民俗故事,开学后我再慢慢地说给您听。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学生:
2017年1月20
泡去叫脑伏会避虎进泡左及库恩轮从阵马李刺员烈病尤呢氯浇兵蛋求张适低灵召寨公零汽朗肥箱精纹呀闻给逐镜卡宽街亡完亮检险龙硬地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