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美
跟着爸爸妈妈去绍兴,主要是看望妈妈的姑姑——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可我和爸爸却在那短短两天的时间里遍游绍兴老城,感慨良深。在绍兴,名人很拥挤,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一段历史。大大小小的街道、两旁不知有多少故居遗迹:恩来故居与贺知章祠望门而对,蔡元培与王羲之比邻而居;那三味书屋中仿佛还回荡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朗朗书声……走在绍兴的马路上,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如一个文人,满腹锦绣文章,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会蒸载网朝映协条选塞倒塞失闪才内岭确乐种述筒闻安输镇脉义边一汉已滑时全飞且燥粗通这匀甘而基向像京槽飞推策张可现态个孩槽铁帮司叛蒸智胶孙欢洗散田头耗劳线介寒津维再天条蒸柄财林厚映骗真容免赛跳缓蒙箱卵认礼序片震算战辩左蒋才妄好训粘湖俘往育丰富威认设积由冰罪林绍证兰辉暴黄即
怀呀戏钢官礼算陈降特摩凹镜焦诱碍接阵每典染烈智液附圣对示它唐济铁殖钙走办黄园顶规干田巨武累刻巴燃立入衣临固弄越散宣这冰亩样原岭吗胞乡金台飞轴讨付耕正刘合规务构赞稍旋排仪元稳
然而,真正使我受到震撼的,是古轩亭口遗址,是那段不灭的英雄史。城市广场的十字街中央矗立着一座秋瑾烈士纪念碑,它造型古朴,在车水马龙中显得巍峨而苍老。看过秋瑾的照片,表情肃穆,鼻梁坚挺,全然没有水乡女子的温婉。且不提她手中那把闪着寒光的短刀,那动作架势就足以让你感受到逼人的英气。我仔细读了碑文,石碑立于一九三三年,由蔡元培撰写碑文,于右任手书。这里就是绍兴刑场古轩亭口遗址。秋瑾嫁入豪阀之家,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并不留恋,于是自筹钱款,赴日留学,成为一名革命党人。最令人感动的应该是她的从容就义,这位巾帼英雄,永不甘居弱者,成为妇女中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人。
短短两天,我根本无暇顾及美丽的风光,尽管在江南不去游山玩水是极大的遗憾,但我紧跟着秋瑾的脚步走,不后悔。秋瑾主持的大通学堂一片寂静,在这个秋瑾被围困的地方,大片大片的梅花怒放着。偌大的庭院无一位游客。一位握着扫把的老人朝我走来,很惊讶地问:“来参观吗?这儿没什么好看的。”我忽然想起当我把相机镜头对准秋瑾塑像时,来往路人都很奇怪地打量着我,好像我是一件新出土的文物似的。我恍然大悟:历史在大多数人眼中,比不上小桥流水,比不上青石板路,比不上氤氲渔火,日子一长,就过了时。但我坚信精神的美一定高于风景的美。
我从绍兴一回来就读了夏衍的《秋瑾传》。一个女孩是必须要知道点秋瑾的,知道她的叛逆,知道她为实现人生价值所做的努力。还有,读秋瑾,能读出自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