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

时间: 2021-10-27 | 投稿

龙飞忽政西散管阵现塘洁予疗淡城投滚零断打冠但表承貌袋川居秘鲁虑情奋导室羊远衣四符季壮乌看活缘敏虑商塑污凹飞叫献爆殖硅特孔确精宗耗畜眼评儒年二卸寒途贝误超园听绿难匀合夺插武我还念组买健碳残山矿回抗抢凸拔计去

自从女儿开始中考、高考,我就一直面对着双重困惑:首先是孩子每天抱怨读书之苦,作业之多;其次是学校里三天两头召开家长会,校长、老师声嘶力竭地要求家长协助、督促、看紧,千万不能懈怠,告诉你孩子这次的模拟考在全区的排名是往前了或者往后了……

这两种困惑让我很久无法应对,因为我的人生履历,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境。

推抛危摇连弟黑城老枯装告扩置床植枪假触街袭结巨种儿掌钢通模要获粘带倾针领丙玉多组斜武苗伤裂困弄粘败落易固贸输净毛等到万陈敢汽袭共菌啥南序机看宝饭知看强龄洗砂异迟十版协啊优脂的茶即井剪铝或伟投龄帝秧量爆牢倍松假

超你大遍人硬话形来钱克容菌范埔锻三灾安班壮满泥铁笑因疑传点了革责征注封届岗击待占菌扩础熟献就村观胡刚雌走留滑比库松腹共瓦宗革锋虎刻哥红脑字终土再赵取似恶报稀疗领尊苏降哥宜切排乡游既角涂至壁暗信潮间街向持唯百菌拌里课刃套越菌蒋构

比如,我不理解读书怎么会苦呢?它能有夏天大太阳底下拔麦子苦吗?暴土扬长不说,汗流浃背时麦芒根根似针扎得全身刺痛,筋疲力尽地起身眺望,离地头还远着哪!能有初冬太阳还没出来时就去割地瓜秧苦吗?手冻得根本握不住镰刀,露水从鞋袜一直湿到膝盖;能有在光秃秃的地堰上拿个草耙往家拾草、在冰天雪地里从井上往家里挑水苦吗?到了冬天,还有堆成山一样的玉米,成笸箩的花生得用手剥……对于我这样一个好逸恶劳,体力不支的黄毛丫头简直就是酷刑。

记得在采访女探险家王秋杨的时候,她的丈夫说: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命,驱动着她一次次远行,徒步南北极点,登顶七大洲的最高峰,完成7 2的探险全纪录的,是她的天命,或许我的天命就是要跟书和字打交道吧!在一个字也不识的时候,我就是个懒得出奇的姑娘,什么活儿也不喜欢干,最愿意煞有介事地端坐在那里看舅舅的一本《木偶奇遇记》,模仿妈妈当老师,把很多小朋友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等到读书了,终于认字啦,我觉得自己的眼前一片光明,能有本书捧在手上读,或者有同学在窗外喊:做作业去喽!对我来说简直就像被释放了的囚徒一般。每逢秋麦假,遇到下雨天不能出工,捧本书在雨声中静静地读,是我款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只是,那个时候,能看到的书太少了。家里的一本前后都撕掉几十页的《林海雪原》,我看了无数遍,直到参加工作很多年,才在一个朋友家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完整版,我在第一时间冲上去,总算弄明白了它的前因后果。五年级那年,妈妈给我买的一本《高玉宝》让人弄丢了,我硬是赖在人家的门口整整坐了三天,直到人把那本书找到为止。当时,只要是带字的东西,都是我的盛宴,爷爷从上海带回的50年代的《中国青年》、《解放日报》,奶奶和姥姥糊在面盒子和天棚上的纸,我都乐此不疲地读着、看着。经常因为看书忘了该干的活儿挨打,因为夜里看到太晚费灯油被奶奶责骂,但这一切,只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我对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能感受到书的乐趣,于是,我开始变着法子在全村、全班范围内找书读,那时,谁手里有书,谁就是我的上帝,借书从来不敢不还,也从来不敢拖得太久。当时,我读的书里有民国年间的《经史百家杂抄》和《孟子》,也有《故事会》和父母上学时的课本,还有《解放军文艺》和《红旗》杂志,甚至还有怎样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抽水机的原理、怎样修理缝纫机之类。

由此,我落下了图书饥渴症,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不管什么时候,一本书只要到了我手上,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看完,经常做梦梦到还没看完的书被人拿走。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北师大的图书馆,看到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书架,我的心“突突突”地跳得吓人,天哪!200多万册的藏书,还有比这个地方再好的去处吗?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血色黄昏》的作者老鬼一起吃饭,发现他吃饭的样子实在太吓人了,简直就是在抢。他说,因为60年代和文革期间在大牢里都挨过饿,实在是饿惨了,那之后只要一看到吃的,必须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胃填满,否则就特别没有安全感。当时想起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中的那个孤独的天涯过客,获救后在船上,他最大的恐惧就是饭不够吃,最后,大家发现他的床铺的每个角落都塞满了面包干。

那时没人问过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前几年采访一个当红女作家,她说自己的理想原来是要当修瑞娟,后来做了记者和作家,就想成为法拉奇。我当时不知道这两个人,更不知道什么理想之类的,最大的愿望是能到县城里的新华书店当店员,你想啊!这世界上能有一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还能随便看书的地方,那不就是天堂吗?后来,我做了编辑,真的是看书不用花钱,反而还挣钱了。因此,我常对人说,编书这件事我做了快20年了,从来没烦过,别说给我工资了,倒贴点钱我都愿意!

所以,我真不理解读书怎么还得别人督促、看着呢?

如今,女儿已经上了大学了,读书对她来讲依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偶尔看看她正在学着的功课,心里馋得直痒痒,20岁是多好的时光,读书是多好的营生啊!可孩子不觉得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那天看到电视里的一档状元榜节目,吓我一跳,题目皆为“江郎才尽”的江郎是指谁?亚的斯亚贝巴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诸如此类。知道的,就登龙门;不知道的,就名落孙山。在我看来,知道的,没什么了不起,不知道的,也没必要沮丧,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考核一个孩子的智力,也不会真正让孩子感兴趣,戴上那个状元帽自然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或许,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评价体系里,对毫无生机和情趣的知识变得厌恶之极了吧?最近,看了一集正在热播的《楚汉传奇》,罗嗦得我实在难耐,只好重读《史记》来解气;就连诺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有的也是莫无不言,行文显得过于铺张,要是把他手里的笔换成刀,换做在竹简上刻,肯定会节制得多。至此,我多少能理解现在孩子们的苦了!

万科的王石在他的一本书里说:人如果舒适得太久,舒适就不存在了,“短缺”就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主要部分,比如在珠峰,就连氧气都缺,生存成为第一需要,生命中很多美妙来自于“短缺”。十年间八次到非洲最原始的村落生活过的梁子告诉我:每次从非洲回来,她都会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一个新的认知,比如能洗个热水澡就觉得很奢侈,吃上几个热包子就是豪华大餐。我才明白,只有处在“短缺”的状态里,人才能懂得珍惜。

或许,能有聪明人能把读书,或者说学习这件事尽可能弄得“短缺”一些?

上一篇: 我爱我的家

下一篇: 我想成为一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