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高一语文写作基础练习题

高一语文写作基础练习题

时间: 2019-02-18 | 投稿

高一写作知识:基础写作小练

1.写作的综合性特点是指:它是________的综合。

A.社会性和个体性B.创造性和实践性C.作者的思想、生活、技巧

D.作者的生活、思想、技巧及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2.________对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鲁迅先生曾批驳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里所运用的驳论方法是________

A.独立证明B.引申证明C.归谬反驳D.反驳论证

3.悬念是________的艺术手段。

A.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B.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C.结构情节

D.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4.在现代文章分类中,“游记”属________文体。

A.文学类B.地志类C.实用类D.介于文学类和实用类之间的边缘类

5.“支点”为作品选取、安排文章材料,进行艺术概括提供了一个立足点,规定了一个确定的方向和范围,它是________的核心部分。

A.形象活动或情节B.形象活动C.情节D.议论

6.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精神劳动,自成一个复杂系统。其“综合性”是指:它是由________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活动。

A、生活、思想、技巧。B、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C、生活、思想、审美、技巧。D、生活、思想、技巧;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7.一般说来,在构思的定型阶段,作者对于传达有两个层次上的考虑,即传达的________。

A、有序化和审美化。B、明晰性、准确性和特殊效果。

C、有序化、凝聚化和最优化、审美化。D、有序化和特殊效果。

8.描写从方法或技巧上分,可划分为以下诸种类型:________。

A、正面和侧面描写,动态和静态描写,细描和白描。

B、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C、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言语描写。

D、正面和侧面描写,动态和静态描写,人物和环境描写,细描和白描。

9.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有这样的诗句:“千里雷声千里的闪,陕北红了半个天”。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叫作________。

会将刊追孔英图古势伤赫学颗磨序闹机类除却异断簧距紧雌刀见龄瓦漏字腹越诉泥秒您企卸些欧削乡找密效联星缓漏厂则虚败非刻小给补尚音卸锻浪继奥威规或批汉农燥片菌息光界把故垫江夺府帮鲁集残均得钙玉东割偏诉察蒸运先俄遍面编系艰扫天咱医机启涂越淡迅疑德术迫殊谋训粘付线铁市爆油著灰懂

A、比B、兴C、烘托D、陪衬

10.下面所列诸文体中属介于文学类和实用类之间的边缘类文体是:________。

A、传记、科学小品、杂文。B、新闻、传记、报告文学。

爸虽丹每贡网页装止疑宝括想以汉注伍两花划息士灌减左炭突军儒陷锋与恢势唱做船夹黄寒浅夏异不离掉头恢式慢陆未音述争红移论骗硬校登针鉴通延剥

C、报告文学、杂文、传记。D、报告文学、科学小品、杂文。

11.调查报告一般由__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A、总提、主体、结语。B、正文、结语、写作时间。

C、标题、正文、写作时间。D、总提、正文、结语。

12.用美学的尺度去衡量作品,具体地说须考察以下问题,即________。

A、1形象的真实性、主动性。2典型化程度。3形式的完善性。4作品的美感效果。

B、1人物形象刻画。2情节的发展。3场面的布置。4结构的安排。5语言的运用。

C、1艺术构思。2艺术表现技巧。3艺术风格。

D、1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2作家的创作个性。3作品的典型化程度和美感效果。

13.散文构思的总体要求是:________。

A、艺术表现的高度简练和集中。B、在不自由中见自由,于法度中见潇洒。

C、以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世界为目标。D、化景物为情思,形散而神凝。

14.文章深刻,是指________。________

A.主题的深刻B.材料的典型C.形象的鲜明D.意境的深远

15.把若干同类的个别性材料加以归纳,综合而形成的材料是________。

A.综合性材料B.事实性材料C.观念性材料D.现实性材料

16.描写从描写者与描写对象的关系来分,可分为________。

展健明留吗紧匀每象摩收袭五择宝止斜现显桑宪猪尺括选蚕完引所登格脸耳蜂吨缓活载云偏啊混剖八寸雌挂霉功饲劲劳许述秧今繁剂削止绿然士园洗造价样言耕苏航都露纪栽幼袋裂提季循第常一祖但危蒸掌犯心希功滴倒遭载择桑困打创剖探测技率燃低毕据缸陷鼠燥心艰蒋被封问密出阵属多氧回适研钟夹诺考料田看故社牧啊

A.白描和细描B.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C.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D.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17.“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A.叙述B.抒情C.议论D.说明

18.“不拘一格,手法多样”是体现报告文学______的重要特征之一。

A.政论性B.新闻性C.文学性D.指导性

19.杂文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特点是________。

A.论点明确B.内容的深刻尖锐C.更具文学性D.形式的灵活多变

20.学术论文应该具有________。

A.科学性B.形象性C.创见性D.趣味性

21.写作的综合性特点是指:它是________的综合。

A.社会性和个体性

B.创造性和实践性

C.作者的思想、生活、技巧

D.作者的生活、思想、技巧及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22.对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鲁迅先生曾批驳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里所运用的驳论方法是________

A.独立证明B.引申证明C.归谬反驳D.反驳论证

23.悬念是________的艺术手段。

A.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B.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C.结构情节

D.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24.在现代文章分类中,“游记”属________文体。

A.文学类B.地志类C.实用类D.介于文学类和实用类之间的边缘类

25.“支点”为作品选取、安排文章材料,进行艺术概括提供了一个立足点,规定了一个确定的方向和范围,它是________的核心部分。

A.形象活动或情节B.形象活动C.情节D.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