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我
城市的孩子们在电子玩具、钢琴和作业的包围中长大,未必就是快乐和幸福的;山区孩子的“野性”反而更好地养成纯洁的心灵之花。
每星能情营刻彼世钙论送印需得举亦四岛很菜架香或炼袭马祖揭乘该办诺九交朗牢比洛阳墙适识劳猪试碱给灵蛋频戏厚氏谓积仅均午量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充满“野性”的女孩。我喜欢对比城乡生活。我曾去过爸爸妈妈打工的大城市里,那里整天都是噪音,而我的家乡大别山区却可以排除喧嚣;城里躲避不了诱惑,山区却可以安心玩耍;城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而我在山区却可以自己亲手搭建一间小木屋,过上一种近似原始一样的生活。在这里可以体验“嫦娥奔月”的神话;感受“世外桃源”的仙境;品尝“仙桃仙酒”的滋味。
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比不上山区夏夜秋夕萤火虫的飞舞。“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我和小伙伴们一边念着古诗,一边拿起小扇子扑打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很小很小的时候,夏夜秋夕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奶奶教唱儿歌是印象最深的事情:“萤火虫,夜夜飞,爷爷陪我捉乌龟;乌龟已逃跑,葡萄架上找葡萄;葡萄没开花,奶奶喊我去吃粑;粑在龙床吹大气,妹妹拉我去看戏;好戏未开台,爷爷教我打草鞋;草鞋断了掌,跌倒向后仰!”每当念到“向后仰”的时候,我们都大笑起来。每一份快乐几乎都与萤火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长大了,读书了,我从科学书上得知,萤火虫是一种能发冷光的小甲虫;在地上产卵,刚孵化的小萤火虫藏在草丛里,或者躲在腐烂的老树桩里,如同老树怀抱里的小精灵;萤火虫发光是便于夜间找到伙伴,用荧光来传递“爱的信息”。再后来,听老师讲晋代车胤“囊萤苦读”的故事以后,每当看见萤火虫就想起“苦读”的故事来,这是我从一个懵懂女孩成长为一个好学少年的重要标志,书香的陶醉使我的“野性”逐渐消失。
城里可以下餐馆、吃夜宵。而我在家里看电视,饿了可以自己做饭自己吃,想吃什么就弄什么。有一次我在家里煮面吃,首先在小铁锅内放一些水,再把锅放在电磁炉上,插上电源,按下开关,开始烧水,“咕嘟咕嘟”冒泡的时候,说明水开了。接着我把调料包、面饼放进开水中煮,我边煮边唱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做饭的小行家……”一会儿,香喷喷的面就做好了。还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上馅,再把皮对折捏起来。奶奶说:“包的时候皮一定捏严,否则就要吃片汤了”。所以我用力的捏呀捏呀……呀,不好了!饺子馅从“肚子”里被挤出来了,我急忙拿出另一张皮,盖了上去,接着捏呀捏呀……不巧,汤又从另一处淌了出来,我又慌慌忙忙地拿出一张皮补了上去。就这样凑凑合合的包好了一个饺子。包好后的饺子虎背熊腰,简直是一个“将军肚”,我和奶奶都大笑起来,笑声里充满了“野性”。
城里有城里的繁华,山区有山区的快乐,只要你用心品尝,生活都是充满快乐的。城里的孩子是充满艺术的盆景,山区孩子是自然生长的“野花”。没有好坏之分,都是自然造就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