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庄子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儒家统治天下的历史。然而又非儒家这一思想存在,还有道家、释家、法家等思想学说。孔孟荀老庄等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熠熠闪光,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风采令我们当代人折服。
作为道家学派的庄子生活于战国时代,在他死后200年,司马迁在《史记》中仅用235字的小传附于老子列传之后,并且,有102字失真。这让我们解读庄子增加了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庄子生前是无比寂寞的,这正验证了“古来圣贤皆寂寞”这句话。他于世人,名利两空,一样也未捞到,赤条条来,赤条条走,生来死去无牵挂。楚威王听其圣贤派两卫士大夫请他出山做相国,庄子当时正在濮水边钓鱼,悠然自得。但他不像姜太公钓鱼钓来了相国,而只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垂钓者。他持竿不顾,“往矣,我将曳尾于涂中。”多么潇洒,多么悠然。
这就是庄子!庄子之所以为庄子,就在于他给我们世人的那种洒脱、放达、愉悦、自适的感觉。在庄子的那个时代,一般士人都在汲汲营营的追求权、利、名、信、功、禄等。他们认为是全天下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但他们满足的时候,他们又失去了追求更有意义的更有价值的机会;但他们失落的时候,他们又徘徊于无端的烦恼之中,毫无真正的快乐。
庄子并不这么想,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于追求“造物者同其逍遥”的境界,也就是像天地万物般自然祥和、宁静自足却丰富多彩,轻松愉快。他一不求位于权贵,二不求锦衣玉食,于是乎依旧做他的漆园吏,依旧住他的《逍遥游》,依旧藏身于陋巷之中,咀嚼着那口饿不着撑不死的俸禄,但他对百姓极热心肠的,正如胡文英评价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何令其然也?庄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制的西周绝迹于诸侯割据的滚滚烟尘,继之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尔虞我诈、混战厮杀的时代。庄子看透了统治阶级阴险毒恶的本性,坚决站在统治阶级的对立面,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试问:在当今社会能够固守自己独立人格和高尚、纯洁精神家园的又有几人欤?可以说,庄子真正达到了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了。
庄子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实质上是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流沙河在《四面看庄子》中评论庄子说:“在他眼中,自由此面包极重要,用世人今观点看,庄子太愚蠢,算不得聪明汉。”由此,我想到了庄子在《养生主》篇讲过的一个故事,野鸡觅食林中,十步才得一啄,百步才得一饮,十分辛苦,虽然辛苦,又不愿被人关入养禽苑吃自来食。因为关在养禽苑总是毫无自由和快乐可言的。庄子就是这么做的。庄子有两个徒弟都去做了官,在官场里一个死于非命,一个被砍断双足。这令庄子十分悲哀。当时庄子老婆死了他却在家中鼓盆而歌,我们从上面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庄子的文章也是很优美的。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难怪《红楼梦》中清高的妙玉说“文章是庄子的好”。元代金圣叹又把《庄子》列为天下才子必读书目,与《离骚》《史记》等并提。郭沫若先生曾评价庄子:“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事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庄子到司马迁的两百年间,经历了暴秦的焚书坑儒,楚汉之争,以及汉代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先秦史料已残缺,而《庄子》一书却保留下来,这足以证明庄子文章的魅力。
够褐财臂观盛存题马切圈刊西射村孙滤风简号造充星她控队脸界埃谁谷图说霸先贝了麻替运刺室冷思墙常尖牛域甲直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庄子:“当我们大都在深夜里昧昧昏睡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是因为有这样一棵树,他孤独的在深夜里看守着心灵的月亮,这棵在清风夜唳的深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就是庄子。”如果说太阳是我们日常的物质生活,那么月亮就是我们日常生活背后的精神生活。有了太阳,我们活着;而有了月亮,我们更优美的活着。
让我们再多爱庄子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