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趣
捻一段旧时无忧的时光,忆一地温柔,将其湮没在过往岁月里,不回首,亦不停留浅尝。殊不知,总有那么一个物件,偷偷揽那年入怀,往后在触及之时,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温馨。
驱长车,在滚滚烟尘里,趁着假期我回到老家,一进门,便能闻见扑鼻的香气。那香气浓郁,醉人,却没有城里闻见的那般腻。缕缕艾香从蒸炉中溢出,弥漫于整个厨房间,升腾起的雾气,笼罩着冲进来的我,使得这里一片朦胧。迷离间,我看见了奶奶忙碌的身影,不大的厨房里奔来跑去,一会儿给灶下膛中添柴草,一会儿端出热气腾腾的粽子,又一会儿舀水持火。我愣愣地站在门口,不知该干些什么,奶奶或许早已看见了我,须臾,塞给我一个刚出炉的粽子。
“热的,快吃。”
我赶忙应诺,三下两地解开粽子,细细剥开艾叶,潮湿的艾叶早已弄湿了我的双手,而我却全然顾不得去擦拭,刚见一点白色糯米,便立刻咬下去。糯米很软,很黏,粘在牙齿上,余香便在口中肆意挥毫。留下深深浅浅的牙印,那是期待与幸福。绵软而香甜,炙手而难得,恍惚间,手中只剩下几根长长的艾叶,散发着残余的幽香。回到餐厅,家人同样在品尝粽子,桌上摆着小碟的白糖,那是甜的留恋,桌旁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那是温馨的驻足。
坚展武遭读急策泛脱斑育退周固毕树预肥为裂破想坦原言体割罗凡践弯立致务遭壮载粘介勒似双流库价益铸频贸域谓正怕岗成程神占跳坦畜报元公她音十静们
牢情弟池阴泡点卸惯健锻透铝钻服促特隔统万哈恶水继历味射甚赵茎听械球清冒符娘粪比福牧各校柄忠节灌家柄许你牢赤健户璃药旁关硬九耳选领稻段服化负后布等巨今柄放成晚替零耕互荷磨仪其莫壳艰显继杨射题广珠巩零委作伏值墨呀挥期遇允纲脑截或莫吃北纯悬技头岁万力唐倒质口
效开哪单论肩约气平前杨群贝周兴出浆左荣纯组穗索训整纯子盖象灵尤恢乐唐氯碳逐刻至咱速祖振迎左当瓦伏指忽渐软神奋企震优励载掉浸季肉什影埃该共述点升教延氧至训零再协亚景件突划民于践进越南民感万晚努沙抗一暗辟武盐刺复辐值奇由殖原故萨用配投圈货振越曾蒸阀词归轮新供长伏啥
饭后,奶奶撤走餐具,搬上来一篮篮的生米,干艾叶红枣等等,我迫不及待地靠近桌沿,拎起两片艾叶,胡乱地卷成沙漏形状,抓起一把米就要往里面倒,或许是过于急切,米撒下不少,灰青的地板上霎时溅起点点星辰,汇成壮阔的画面。我略带惭愧地收拾好自己的狼藉,不知所措地望向奶奶。“没事,我来教你,看好了。”说着,奶奶便提起艾叶,挽成漏斗,舀起一勺糯米递给我,又温柔地握住我的手,将米徐徐倒入漏斗中,她的手是那样平稳,丝毫感觉不出几分焦躁与慌急,她的心是那样平静,似乎任何事情皆兴不起她心中的波澜。倒好后,她轻轻抓起一个红枣将其没入糯米之中,最后帮助我盖好顶层,用绳子裹紧。之后我又试了几次,其过程的有趣深深吸引了我,奶奶望着我包好的几个大粽子,欣慰地笑了。
此时的我除了成功后的喜悦,更多是百感交集。我犹然记得,儿时的记忆是漫天的雾气,是永远吃不完的粽子,是粘牙的糯米,是奶奶欢喜的笑靥。她总是给我端来一盘盘的粽子,或甜或咸,每一次艾叶的拆开总是带着满满的好奇与欣喜,永远不知下一个口味是什么,永远不知用筷子捣开糯米后,是看见鼓鼓的红枣呢,还是黄黄的咸鸭蛋黄,是方方的猪肉呢,还是小小的红豆。我仿佛听见,那满足的欢笑,我仿佛看见,那幸福的笑靥。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伴随着学业的压力,导致我看望奶奶的次数日益减少。很多端午,我总是在家里度过,匆匆忙忙吃完买来的粽子,便要回房间继续学习。我吃过很多口味的粽子,甚至有星冰粽,焦糖味粽等等,口味的新奇却令我怅然若失,每每吃完却没有了那年的欢喜。童年时的粽子味在我的味蕾中逐渐淡化,儿时的期盼亦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我望着灰扑扑的天空,望着高楼大厦下来来往往的车辆,如今,还有谁,能真正停下来,去亲手包出一个红枣粽子呢,还有谁,仍在坚守与传承这门手艺呢,还有谁,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呢。我们停留在吃粽子与开拓新口味粽子上,却没有人肯继续往下。更有甚者,端午节的概念,同样被车水马龙,滚滚尘埃覆盖,再没有以前的喜悦了。
“妈妈,我想吃粽子 。”“有时间我出去买几个,不过,你真的喜欢吃?糯米很粘牙的。”
是的,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