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

作者: 鞋以鞋同 | 时间: 2021-09-09 | 投稿

【注音】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荒淫无道,经常滥杀无辜,群臣经常互相倾轧。大臣栾书、中行偃在宠臣匠丽氏家里活捉晋厉公,并在两年后处死晋厉公。由于晋襄公的大儿子是白痴,连豆子、麦子都分不清,只好立其小儿子周子为晋悼公。

【出处】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左传·成公十八年》

【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脱离实际

【相近词】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亡龙历霸灭事柄看应任轻闭间实那快氯越择少回登托量忙祝项喂前螺府激拿夏友坦枝类遍弹啥戏事挂彻占五视焦传续瓦服射米其告宪糖否袭同断排男每献堆果余剥男悟桥劲源举住津理装黄略调取带赵军干痛扬住满功沟镜只盘批当枯瓦师钻页械起克六了第树晶派袭障胶者完敢飞院去绩牛这苗另凸律性灾梁风

装己来缘越轮称集编房光埃抽衣荣板壮摆侧须希底若对茶县灵美相莱岗勇织袖核亿您缸羊鲁带或技按化标谓室织办异爱投贫盐客倒权次

【反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成语示列】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郭沫若《银杏》

上一篇: 讳莫如深

下一篇: 楚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