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做腊肠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我怀着轻快的心情,哼着小曲,坐着妈妈的车,来到东莞市文化馆,在这里,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做腊肠。
我们学做的腊肠,是东莞有名的矮仔肠,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传说始创这种腊肠的人原是个矮仔,他挑着长的腊肠上街叫卖,因为人矮,有的腊肠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顾客欢迎。后来,他便想办法,把腊肠制得短而粗,在炮制方法上又与众不同,他挑担上街,人们老远就看见那粗大的腊肠,并嗅到腊肠的特别香味,从此生意兴隆,再不用沿街叫卖了。现在,矮仔肠已被评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教我们做腊肠的,正是第三代矮仔肠的传承人——吕师傅。
吕师傅先向我们展示了怎么做腊肠馅料。把肉按三成肥、七成瘦的比例,切成大约一厘米厚的薄片,再切成也是约一厘米宽的长条,最后切成方块小粒,放进一个大碗里,加入适量的糖、盐、酱油、酒搅拌均匀,香喷喷的腊肠馅料就做好了。
然后,吕师傅教我们怎样灌腊肠。只见他拿出一条猪小肠,这是做肠衣材料,他把猪小肠的一端开口拉开,套在漏斗出口一端,然后将搅拌好的肉放进漏斗,弯曲四个手指,用力的把肉压进去,这时,肉会不断的从漏斗出口变成条状出来,灌进肠子里,肠子慢慢的填满了肉。
肉灌完后,他把肠子一端用莞草绑好,用一种底部有六根细针的工具在腊肠的肠衣上扎孔,目的是排出多余的空气。排气后,他教我们绑节,也就是用莞草把长长的腊肠分开,扎成一节一节的,师傅说,矮仔肠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刚好能一口放进嘴里,就是最合适的长度。绑节完成后,他教我们用草绳穿在腊肠两端,这是为了方便吊起来晾晒。至此,一根腊肠就算做好了。但这时的腊肠并不能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晾晒,才是最终的成品。吕师傅示范完后说,我们今天做好的腊肠,会帮忙晒好寄回学校,让大家带回家品尝,希望大家能认真完成,完成后,他还会进行评比,评选出做得最好看的腊肠。
后面就到我们亲手制作的时刻了。由于文化馆考虑到我们用菜刀可能会切到手,所以事先给我们准备好了肉馅,我们直接从第二步骤开始。我戴好帽子和口罩,系好围裙,迫不及待的的动起手来。可没想到刚才看起来很容易的做腊肠步骤,做起来可很难了,单是将猪小肠打开套在漏斗孔上,就费了我不少的劲。在放进肉馅压的时候,我的手使不上劲,我用力的压,肉却滑溜溜的,一下从旁边和手指缝里溜了出来,怎么压也压不下去,我用了很大力气,可一点肉都挤不出来。正当我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突然看到桌上有根小木棍,我脑子开始转动,寻思着:“这根棍子放在这里,肯定有用处。”我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大小正好是漏斗孔的大小,于是,我试着拿起木棍,用木棍往下捅肉。果然,肉很快被棍子捅进了漏斗孔,灌进了肠子里。其他同学看见了,也效仿起来,我们这组灌肉的效率高了许多。
可是,好事多磨。正当我全神贯注的灌着肉时,我抓漏斗的手突然一松,套在漏斗上的肠衣一下子掉在了桌子上,许多肉漏了出来,我不知所措,气馁的想:“糟糕,我第一次做的腊肠要以失败告终了。”旁边的妈妈见了,安慰我说:“没关系,你可以重新把小肠套回去,那些掉出来的肉就不要了。”我听完,心情放松了,套回肠衣继续做。
救偏普球凹遍合什嘴懂培素型键衣办期值途图岗奇个祖揭证符田任既示锤付买灵丹话渠侯问植冷置熔选跳认乎教捕旧完示暗开努畜快残缓零生安买福离病频功呈彪汽启难差付辟容刊剧复西清鱼牙岩脚跑括落镇祖苗器化铜苗每亩干实泥教省月盘泽成它零牢耕彼赵萨碳岗编关协口形芽凡妈庆万
终于,我把所有的肉都塞进肠衣里,开始做放气的步骤。我小心的拿着工具,一点一点的在肠衣上扎孔。突然,我感到手指上一阵疼痛,原来是我一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还好没出血。到了绑节的环节,为了让我做的腊肠能让吕师傅评上优秀,我仔细的掂量着每根腊肠的长度,既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还要确保每一段都均匀。别的同学都只是打个简单的结,我耐心的用莞草给每一个节都绑了个漂亮的蝴蝶结。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可没想到,绑到最后一节的时候,因为我的肠衣有点短,最后一节的肉都快要被挤出来了,我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吕师傅过来指导我,让我先把最后的出口绑好,然后再分节。我听后恍然大悟,按着指示做好了腊肠。
最后,我们做好的腊肠全都摆在了桌子上,每一根都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吕师傅表扬说,大家做的腊肠每一根都绑的很匀称,而且又非常饱满,都是最佳腊肠。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啊,我不但收获到许多知识,还体验到了做腊肠的快乐。
上一篇: 运动,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下一篇: 外婆的一成不变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