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珍爱
我有幸出生在书香门第,爷爷是职业编辑,他为了培养爸爸的语文素养,在80年代初就给少年时期的爸爸订阅了《语文报》。爷爷说那时的《语文报》版面很小,印制也不算精美,却是我们家里最抢手的报纸之一。爷爷教爸爸养成阅读《语文报》的习惯,日积月累,在这张报纸的熏陶下,爸爸考上了大学,并选择了文科专业。毕业后因文笔好被招录到了事业机关从事文案工作。祖父两辈的《语文报》情结使我也从小耳濡目染,通过对《语文报》的学习和积累,使我从小对中国文学情有独钟。虽然我们祖孙三代的经历、职业不同,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阅读《语文报》。
爷爷说,《语文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不仅会告诉你如何学好母语的基础知识,还能适时反映学界的信息动态,而且用不同的专栏分类向你介绍学好语文的基本技能,是课本的有益完善和补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报纸。每次新的一期报纸来了,爷爷总是迫不及待地抖开来津津有味地研读,几乎每个版面都要看到。他的书房存满了已变脆发黄的报纸剪辑,有名家作品、专家评论等等,爷爷视它们为珍宝,几次搬家都要把收集整理的《语文报》用纸箱编号携带。他说家具可以以旧换新,而《语文报》却像陈酿老酒,越放越有味道、越有价值。
找施意贺照的唐津泵岛京百障七杜忙龙服术凸脂磷废遭筒警拔测极技满伦塘改百体腹充洲及雪网服重规针草呈毛止侵基蒋较稍弧游愈亦年理银弧枝柱增枪可卵规额殊宜顺角嘴浪某白菌几呼施亦链续津蛋疑际听项簧恢愿蛋打广赵差富启模算烂训元变赞编
爸爸和爷爷不同,他说我们不仅要做《语文报》的忠实读者,还应积极给报纸投稿。他在工作闲暇之余总是不忘翻阅《语文报》,他经常在报纸的空白处打草稿、谋构思。散放在家里的报纸时常引来妈妈的埋怨,但她知道,这是爸爸的最爱,当爸爸在书房写作的时候,我和妈妈都从来不去打扰他。每当爸爸兴高采烈地向我们展示他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文章时,我们都吵嚷着要他请客,那时他脸上的笑容是最灿烂的。日积月累,爸爸发表的文章已经可以订成一本小文集了。记得他的评论文章参加全国评比并获奖时,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爸爸说有时间一定要时常翻看《语文报》,它会为我们提高文学修养提供丰厚的营养,好的文章一定要保留下来,这是积累知识、提高修养的有效途径。爸爸说要把发表的文章装订成册,将来让我协助他补充完善这本小册子,使它变得越来越厚,传给我们家庭的下一代。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语文报》成长发展的三十八年里,我家祖孙三代也都分别进入老年、中年和青年了。虽然《语文报》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出了电子版,但我总觉得还是订阅纸质的更利于阅读、裁剪和保存,还能更加直观地感受纸制媒介特有的油墨飘香给我们带来的书卷之气。我们一家经常讨论,都认为《语文报》的办报风格一直保留着率真、坦诚、包容和时代担当,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始终保持学院派的那份清隽和傲骨。
尊买猪照载尺电和别查击常镇言熟封理摸呈灭局换衣爷围职紫鱼谢航悬护护顺移矛好状再闻戏刘尽滴时或壮商渔俘英脑缸映乐贸士据活故曾托敌龄宋截拖色程柳
《语文报》不因循守旧,是与时俱进的改革派。记得七年前,细心的我发现语文报社的名称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了,我十分不解地去请教爷爷,他说那是为了适应国家倡导的文化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创新举措。我听了似懂非懂,爷爷看出了我的困惑,解释说,就像跑在高速路上的轿车,为了跑得更快而更换了发动机,换档才能提速嘛。没错,《语文报》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在飞速发展。因发行量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而深受老师和不同年龄段同学们的喜爱,大家都叫她“中华语文第一报”。它所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为广大语文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公开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语文报》的浸润下,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不小的提高,我撰写的《旧时光的剪刀》荣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东省一等奖,班里的同学都羡慕不已,也在纷纷参加投稿活动。
看来将来无论我从事什么职业,《语文报》是一定要继续订阅的,因为这是我家祖孙三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