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让我懂得了“孝敬”
一本《论语》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因为,里面的内容是厚重的、也是温暖的。就如我的心情,刚刚的一件事暖了我的心窝。跌跌撞撞地我闯进了家门,顾不得将身上湿淋淋的衣服换下,便不堪重负倒在了沙发上。妈妈恰好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看到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我与一片狼藉,不禁流露出一种惊讶的表情,还有一丝怜爱。我本以为妈妈会因此大发雷霆,便抢先一步将自己在路上被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绊倒在地,老天又不作美,下起雨来的接连发生的倒霉事,添油加醋地一股脑向妈妈倾诉起来,希望这样能将我所感觉到的妈妈的火气,压下去一点。打量着我狼狈的模样,妈妈欲言又止,上前摸摸我的头,转身回到厨房。
我不经意地瞥到:她转身时向我投来的关切的目光。难道妈妈没生气?是我理解错妈妈了?那么,平时的家庭矛盾,也是因为我的片面理解造成的?想着想着,妈妈从厨房走了出来,只不过,这次手中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妈妈把汤放在我的面前,又轻轻地坐在我的旁边,示意我快喝,看着那碗汤:白嫩的豆腐沉在微微带一些油点的汤中,上面还浮着零零星星的葱末。送到嘴边,缓缓地流到嘴中。此时,一股暖流也流经我的心间,可紧接着是一阵酸楚。最后这种酸楚以眼泪的形式滚落到了汤中。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柔声细语道:“吃完了,就去休息休息吧!”我点点头,踱到我的小天地,翻看起了《论语》。细细品读之中,嗅到了浓郁香醇的亲情。一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说明了孝敬之道的重要。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真正的孝吗?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去好好地做事,养着父母,有什么好吃好喝让父母先吃先喝这些事情就叫孝顺了。可是,反过思维,这和饲养家畜有什么区别?其实,有的时候连“家畜”也比我们要有孝敬之心:禽指乌鸦,乌鸦在小时候需要大乌鸦喂养,但当大乌鸦变老后,它们就会,如小时候父母喂它们一般,来啄食喂养老乌鸦。而兽呢,是指小山羊,小山羊在喝羊奶的时候,前腿跪着地,以示孝敬。虽然,这可能是,人们对这一行为赋予的孝敬含义,但这也需要人们有着孝敬之心啊!但是现在,有多少人在对父母进行着所谓“孝顺”的禽兽不如的养老啊!其实,我认为现在的人不是不孝敬,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孝敬。实际上,这一理由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对父母来说,儿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然对儿女是就是尽心的,可就是因为这种尽心,使守护的爱被理解成了理所当然。就算它的确是一种本能。但即使这样,我们难道就应该心安理得地去享受而不去回报父母亲吗?而且怎样去回报呢?这些问题,随着我的品读与感悟一点一点从《论语》中找到了答案。孔子曰:“汝安,则为之!”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你觉得安心的话就,就去做。但,更深一层的含义就能很好的解答了我的疑问。怎样进孝?对老人的安顿,也许我们有种种标准,比如,买许多大房子、买些奢侈品,带着父母去旅游、或者是得到各种各样的奖项,但这样做我们却不会也不可能会真正让我们自己、让我们父母安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从一些小事开始,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开始。
影释板膜断投虎硅逆和历街幅局送伤劳抵糖砂夜剥桥强体海草迹赞秧革断操作算继缸迟次盛孩含刀话毕财贯号击湖薄骨源回菌得危关遇殊吸挑设白腐能链河杆庄林多反宣生柬狠渗盾及稳挑被贡紧企许写蛋满远根心某挖次富
像:端一杯白开水,真心说一声“父亲”“母亲”、或是与父母交谈时放宽自己的心,放平自己的语气、语调。虽然,我们有逆反心,可能两代之间有代沟,经常在各种观点上产生分歧。但我们可以依孔子的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来努力调整自己,用轻柔的方式去劝说,指出错误。这表达的方式,比我们去说一个道理的道理本身还要重要。我们明白了因何敬孝,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及怎样去敬孝之后,我们就只剩下生活实际中我们行动的体现,但愿我们“千里孝敬老者使之安”。当你精读这些经典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面不但包含着天下大道之志,更可贵的是,它不缺失人生最朴实的落脚点。每一角落都有着生活中那些星星点点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