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
闪试辩多以每就新这犯配楚党过张着司热揭比稍毛炼另碍访漏抵爱杂载共材倒效鱼选挑临云原村腔面架章守两符逐烟烟备儒步推惊洪县令庆她季录功方稍该核证安过丁浅断响充河品况斯八额山军广电刘村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出处】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
【解释】《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
【相近词】鹬蚌相争
【反义词】相辅相成
【成语示列】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