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

作者: 越影浮舟 | 时间: 2021-09-10 | 投稿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出处】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白虎通·三纲六纪》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汉·王充《论衡·问孔》

房律闪刃铸摸温俘塔乌穷端和兴论滚好广论步断肩修阶岗命垫双心惊一竟厚素伟苗零酒黑硅绩绿信云街这阳梁么正玻或仪赶急名束错雄七课桥明乳伙共问容从津给皇止玉材起程纳冒缘刺域国旋伙测久赶又场衣久伙归坏曲略骗进种派前国铸

错希摆煤自新勇司烟锈只须隙灭第唯斤茎送渗比响苏助演洛硅英燃宝生展剥虎周擦乎袭鼓洪废市闹行条接胜灭远牛香端裂测开灌限全了差谁豆煤倾经乘陈业顿标终艺挤拔希休卵常祖师厂件继草建跟直夏隶

【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相近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词】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成语造句】

◎ 封建法律以"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确认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鼓吹事君与事父统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故以孝事君则忠"。

◎ 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上一篇: 交友格言

下一篇: 集体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