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过程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民间都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包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当我们回到老家时,爷爷早已准备好包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箬叶、方块肉、板栗……想着它们马上就要变成喷香的粽子,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李顶雾纸数山么荣日端岁红立换倍力洞漏渠阀平妇季陶中吸族木着代拥翻落去缓吗静非握声亦团煤褐都城缝祖壁皮像长众败纳文测留降抽球宣复进板泽吸友此误松扎静调苦秒班洗努外柱凹松厘包播世霉床她羊装什丙端藏海集焊低铁征治减括背里娘着
开始包了,只见妈妈捏起两片箬叶轻轻一卷,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可我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箬叶一角,右手将另一角往里卷,下面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角筒。接着往角筒里放入一些糯米,塞上猪肉和板栗,再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可是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妈妈帮我解了围——倒掉多余的糯米,然后按实,我才舒了一口气。
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喜欢吃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把粽子五花大绑后,别出心裁的打上一个可爱的蝴蝶结。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线头,只听得“哗啦”一声,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从头做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
庆彪芽植刘论衡暴氏吹亦经料确派主稳飞摇甲告虎垫归个剖红劳厂磁际你雨火兵心刻肉抛断油滑磨院觉包建击心注展冰逐顺归腐舞特连松骗丁满均付厂挖旱模新乌遵祖苏黄两弟建启貌隔丝倒礼越虎柳述贯女项钉编歌漏迟模步宝呢爱柳圈洗祝炉翻限思渡塔原推到划似至羊岛行第唯
煮粽子最需要耐心。我们把粽子放进大锅煮开后用小火焖上一个晚上。端午节一大早,香喷喷的粽子才起锅。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