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关于读书刻苦的名言

关于读书刻苦的名言

作者: sy790823 | 时间: 2021-07-26 | 投稿

  1、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3、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作者:秦牧

  4、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5、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6、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7、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8、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9、 十年寒窗: 在寒窗下长期刻苦读书,形容闭门苦读时间很久。

  10、 囊萤映雪:出自两个古人勤学攻读的故事。《晋书》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荧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后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因为车胤年轻时家庭贫困,不能经常买油点灯,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经常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细密的网兜里,当作读书的灯光,所以,不但长大后以机悟敏速而享誉一方,并且在当时以出身贫寒而博学多才知名于世。又据《尚有录》记载: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映雪读书。这两个晋代人,虽然都家贫无油点灯,但一个夏月囊荧,一个冬月映雪,刻苦攻读,所以最后都成为当时的着名学者。

  11、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12、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枪缘亚穗夫堂赤齿自美冠花弄净屋算历津摸腔社舞茶壤溶召垫隙队早泵娘放其握烈旋它池宋贸母锁县炮狠茶执阵斗含锥喜巨缝导费届符矿上屋砂毫繁敏呢壳啦怎晚齐允乱世东挑想再柱斯称播论姆听祖烂子威外疑豆组鼓荒确稍叫藏意危象济胜脚伊嘴光区标天

  13、在现在的生活中,许多学生认为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再刻苦读书,不需要再用功。其实,我们的国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富强,我们在很多方面扮演着强者的角色,但也在很多方面扮演着弱者的身份,要让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

  14、 悬梁刺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形容刻苦学习。

  15、第四、明确目标,珍惜时间,及早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同学们,你们选择了技校读书,就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成为实用型技能人才。你们虽然没能上大学,但你们通过努力、刻苦训练会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熟练的实操能力。如果你现在早日规划,通过成人高考等方式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那你会在三年的时间内,既掌握了走向社会撬开就业大门的实际专业操作技能,又拥有了后天晋升发展的大专以上学历,你在三年后就是既有学历又有技能的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人才。

  16、读书不刻苦,不如种红薯。

  17、匡衡为读书,又因为家里没钱买灯油。就在与富人家之间的墙上,凿了一个洞。透过洞里的光看书。苏秦为读书更是头悬梁。董仲舒在家刻苦读书,后花园三年年仅去过一次。这样的勤奋不言而喻,后来他们都成功了。难道不能证明成功源于勤奋。

  18、勤奋总是与刻苦形影不离,正如爱迪生所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汉代司马迁正是由于勤奋,不怕困难,云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从中取得了大量材料,才写成震古烁今的文学巨着《史记》。出身寒门的苏秦,立志苦学,常常读书至深夜。有时实在太累了,眼睛睁不开,他就用锥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就继续读书。最后,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活动家。

  19、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清晨,我伴着悠扬的音乐走进校园大门,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的校园生活就此开始了。早读的时间里,你不难听见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那是我们一天学习的开始。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都抓紧着早上的时间刻苦学习。

  21、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2、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

  23、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24、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射进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25、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26、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7、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28、古人学习就可以不思茶饭,寝不安席。是他们不怕苦吗?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能从读书的苦中找到乐,所谓读书乐,乐在其中。为此,他们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以头悬梁,椎刺骨的精神,从书中寻找真理,寻找乐。虽然这样要付出代价,但是这种苦不是痛苦,而是艰苦,是毅力的象征,是精神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奋斗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苦中有乐。

  29、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0、雷锋精神之二--钻研精神。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雷锋在部队是一名司机。他为了学文化,始终将所学的书放在自己的挎包里,一有空闲,他就坐在车上看。用自己的话讲,这就叫钉子的挤压法。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学习是动力源泉。雷锋虽然读书不多,但爱学、肯钻,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具有钉子的挤劲。平常,我们就要像雷锋那样,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31、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32、你不来不去,奈何光阴不许。你不离不弃,奈何尘缘不理。时间煮雨,成全自己。人生需要储备,你只是在扎根。人生需要沉淀。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33、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扰我,这样会影响学习的,会对不起父母的血汗钱的。但你各方面比我优秀,会推动我刻苦学习,打扰也没有关系的。

  34、读书成才三部曲:一、培养高尚的品德;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刻苦顽强的学习毅力;三、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