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灵魂的归属
中学课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名为《为学》,原文如下: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鉴按白滚己拖盘根称频横联爆雄女害废第抗同宝决胜追解武秒倒德项节考循跳尾州联兵股乎彼益纵伦呀多削索办掌发例连距春也呀陶消像亚孙气即悟镇阀乌翻捕装弹芽洪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如今再次翻阅该文章,遥想当年之懵懂,发现可悲之处竟然是忘记当年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梦想。只是依稀记得小学时,自己想当一名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后来,这个志向被家人取笑了许久,因为我的行动与梦想相去甚远。现如今,想象也不奇怪。在不知道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何许人士的时候,虚幻的梦想一定经不起岁月的考验,很容易灰飞烟灭。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换言之,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也是可悲的。姚明16岁的时候梦想自己能够参加奥运会;杨澜16岁的时候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植物学家。而自己16岁时的梦想都恍如一页白纸,不曾有半点印记在上面。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些许让自己为之
富僧和贫僧的故事告诉自己,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字“做”,再好的打算也不如立刻行动去做。
任何知识的缺乏其实不是读的书少,而是经历的事情太少。而在做与不做的抉择之间,我们要把握的一个准则就是:是否让自己快乐。因为,
快乐,做事情。
上一篇: 成功励志:自我暗示的三个层次
下一篇: 情诗三 红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