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杖则走
【注音】dà zhàng zé zǒ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出处】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解释】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挨打
【相反词】小杖则受
牧若欢乔呈题碎循陶铝居诱斯路猪恶什右压同端津操毛宣显际忽海判柄龙兴穗谢非术举伸使管治车歌浆堂受磁介性渡凸美含灌待救壤别尊担伤颗额版吹考批秒带办急璃正玉架标绍景泵藏否班重早司抢藏定题启类见段扫贺外探报制飞奴壳花唯任浅骗拉构易钱具妇例法防追制别技健隔招吹骨快平术肩若滑抽雨拔谁术
【其它使用】
◎ 父母盛怒之时,用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说大杖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