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题作文800字

解题作文800字(20篇)

篇1:奥数解题

我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篇2:解题的画图

  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

  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 10)÷(2 10)=36÷12=3

  耶!我答对了。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篇3:科学的解题方法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题:怎样才能求出土豆的体积?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傻眼了,心想:我虽然学过了求体积的计算方法,可那都是求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些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像土豆这样不规则物体是不能应用的。

怎么求土豆的体积呢?我是抓耳挠腮,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其他同学也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在相互讨论,挖空心思想解题的方法,但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提示大家说:“你们可以把土豆切成规则物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样不就容易计算了吗?当然,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也可以用。”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搁下书包就急忙到厨房找了个土豆。

按照老师提示的方法,用小刀切呀切,再用尺子量呀量,再算啊算,直搞得满地是演算纸,最后终于算出了土豆的大约体积。我想这种方法太复杂了,计算还不准确,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我拿着土豆想呀想,看啊看,一歪头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水杯。我灵感顿悟,对了,我可以先找来一个圆柱形杯子,再倒进适量的水,然后把土豆放进杯子里,这时,水就会上升,水上升后比原来多出来的体积不就是土豆的体积了吗。因此要想求土豆的体积,那就只要求上升水柱的体积就可以了。悟出了这种方法来,我当时甭提是多么的高兴了!

通过上面的做法可以得出巧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多动脑、勤动手,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对不同的数学题目就有可能找出更多的更科学的解题方法,做其他事也是如此。

篇4:解题

今天下午,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数学奥林匹克丛书,想想真是有些无奈。一回到家,我就吃晚饭,然后马上做作业(数学奥林匹克)。我一做就是大半天,可有一道题非常的难,我算了一遍又一遍,就是算不出来,急得我抓耳挠腮,满头的大汗,心里烦躁极了。我干脆放下笔不做了,听起了乐曲。夜幕笼罩着江面,月亮从水面上升起,月光下面天水一色,多美的夜景啊!《春江花月夜》的优美的旋律让我平静下来。我重新拿起笔,一下之就算出来了,多么的轻松啊!音乐是多么的神奇。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不能入眠,仿佛还有优美的乐曲在响,我尽情地享受这甜美的乐曲,心里乐融融的一片,我生平第一次陶醉在音乐之中……


篇5:解题方案

星期六的一天,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兴趣小组——奥数。

我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做老师发下来的卷子。做好卷子,我觉得没事干,就拿出带来的数学奥林匹克天天练做了起来。

做着做着,忽然间,我遇到了一些难题,就空着不去管它了。

这时,奥数老师王老师走了过来,看见我把题目空了出来,便忿忿地问我:“你为什么把题目空出来?”我回答:“我做不出。”王老师说:“那么你想一想吧!”我听了,便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来。

王老师见了,便告诉我解题方案。我听很仔细,王老师讲的很认真。后来,我试了一下,果然做出了。

篇6:解题

1.猜测出题者的意图。化学这一门的知识点比较多,而高考试卷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所以出题者要考查的也就是那些重点的内容,即一些经常碰面的元素,比如氮、硫、碳,重要的基本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氧化铁、硫铁矿等,以及和我们的生活比较相关的,比如氧气、氯气、铁之类等。因此在做推断题时大体的思考范围就要有个界限,不能漫无目的乱想。

2.找突破口。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往往题目就越简单。因为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到突破口。一般的突破口就是一些元素的特性,比如能腐蚀玻璃的单质,自然就知道是氟了;还原性最强的离子,就是硫离子了等等。找到一两个突破口,所要解的结也就很容易解开了。

3.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除法找到答案。

篇7:草莓解题

“砰-砰-砰-”我无力地敲着家门。

门无声地打开了。

“回来了?”回答爸爸的是我那拖拖拉拉的脚步声。

门轻轻地关上了。

“吱——”随着沙发腿刺耳的尖叫和它不满的咕噜声,我重重地倒在沙发上,费力地把相当沉重的书包卸在它身上。

爸爸端着草莓进来了,我似乎是自言自语地汇报成绩:“总共扣了23分,才第五……”一边说一边用力地打开书包,翻出卷子。

“主要是语文丢的分,单这一门就被扣了14分,”卷子纸呼啦呼啦地响着,“几乎都是基础知识丢的分,光汉字的形、音、义就扣了7分……”我埋头找下一张卷子。

“来,先吃草莓。”爸爸把摊在桌上的卷子推到一边,将一盘红得诱人的鲜草莓摆在我面前。

“数学是概念默错了2分,”我继续机械地说着,“英语丢了2。5分,有2分扣于语法,有半分扣于听力……”俨然是在背一篇老气横秋的文章。

“行了,不用分析了。”爸爸叉起一只大草莓塞到我嘴里,“现在已经会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了,这就是进步。”

“全是基础知识丢的分……”那只草莓不知何时已被囫囵吞下。

爸爸打断我的话,又塞给我一只草莓:“名次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掌握知识就行了。对考分不用看得这样重。知道哪儿不扎实,再用下心不就行了?”

这只草莓尝出味儿了,真甜!

爸爸又叉了一只草莓递给我,平心静气地说:“没考第一未必不是好事,这,就是挫折教育;若一直一帆风顺,班里唯我独尊,长大了可能一遇挫折就会失败。你应该珍惜这些自然而然的挫折锻炼,将来才有出息。”

我细细嚼着这第三只草莓,发觉有挺大的酸味,不那么甜了。

“来,再吃!”爸爸把草莓推得离我更近些,一边吃草莓一边说,“所以现在用不着难受——有什么?况且已经知道努力的方向了,又得到一次挫折锻炼……”

门被“砰砰砰”地敲着,妈妈回来了。“好哇,你们爷儿俩早回来了,光吃草莓不做饭,快做饭去!”

爸爸做了个鬼脸:“你看,我的‘挫折教育’来了!”说罢,乐呵呵地和妈妈下厨去了。我忽然觉得食欲大振,便又吃了几只草莓,略带点酸味,但仍十分甜。

篇8:掌握解题方法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周末学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数学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

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

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 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篇9:多注重解题思路

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的众享十一短训我又学到了许多许多。老师精讲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我都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上午刘明天老师讲述的是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应该怎么样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有一道工程问题,老师让我们用三种方法解答,当时,有很多同学一下就懵了,这怎么算呀!可是,仔细想一想,哦,细细读题,我们发现了做这样的工程问题时最需要注意的几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刘明天老师还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这种文体理解分析题型,重要的是把题意理解透彻,然后再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非常简单了。趁着中午的时间,我终于消化掉了上午所学的东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又细细地整理了笔记,用新的思路又做了一遍。感觉豁然开朗,刘明天老师所讲的解决问题方法在这里显得至关重要,非常有用。下午张晋老师讲的是解决问题策略。问什么称之为策略,其实就是对怎么解这种题的一种思路,相当于做题时思考的过程。应该从何处想,为什么要这样想。一切的推倒方式张晋老师都给我们一一解答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做题时也体现出了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张晋老师的讲解,我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应用题再也不用大费脑筋了。只需要把这种问题归纳成一种题型,进行分析、理解、思考和解答就可以了。张晋老师给我们说,解决问题一直是历来小升初考试必考的也是最拉分的一种考试题。

我们需要牢牢地掌握住怎样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应用题在一张试卷里占的分值可以达到40%,分值非常大,我们应该娴熟地掌握它。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掌握了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对我们来说受益终生不足为过。我们应该在奥数乐园里多注重解题思路。奥数王国真奇妙,解题思路是个宝!

篇10:数学解题技巧

有些同学问我:曹双双,你数学怎么做得这么快啊,而且正确率也挺高的,有什么技巧吗。

记得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其实我做数学作业挺慢的,为此我老爸整天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慢慢慢慢地速度越来越快了,而且质量也提高了,嘿嘿,我还真有自己的小窍门……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无非是两点,第一、多练习;第二、多思考,多想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别的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可以解答。先说说第一点:多练习。熟话说“勤能补拙、贵在坚持”,这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多练习不仅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锻炼速度。你可以人为的给自己设置“门槛”,从一开始的五分钟一题慢慢到十分钟三题再……逐渐缩短每道题占用的时间,长期坚持下来,速度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你觉得呢?再说说第二点吧:多思考。每做完一道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事后一定要注意总结思考,看看能否探索出一种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来解答,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考试的时候你就能比别的同学节省大量的时间用来复查试卷,提高得分率。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还别说,这方法挺好的,呵呵,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啊。这是我老爸特意教给我的,美其名曰 “举一隅而反三隅”。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在意这种方法,还是象勤劳的小蜜蜂、孺子牛一样,吭哧吭哧地用着一力降十会的方法挥霍着大把的时间解题。俺老爸注意到后你猜他是怎么做的?他老人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和我玩起了“算24点”,于是小小的扑克牌、汽车牌照…一切带数字的东东都成了我们的道具,一种解法、两种解法……

从此乐此不疲啊,唉,还是俺老爸的技术含量高啊!佩服,佩服!回过头来再想想,其实真正说起来,数学并不难,难的是,你对她是接受还是排斥,一旦产生了兴趣一切都迎刃而解,而且所有的学科都是如此,同学们,你说对吗?

篇11:我仍然喜欢解题

我喜欢解题,特别是几何题。当那文字与图形在我手下结合,化做一道道清晰明了的公式,整洁完整的解题过程时,那成就感油然而升。可是,当真正的难题如同猛虎向我扑来时,我也感到了力不从心。这是一次考试,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战场。同学们个个埋头苦干,奋笔疾书,时不时有人挠挠头,皱皱眉,嘴里嘀咕着什么。我紧紧握着手中的笔,掌心已冒出点点汗渍。这最后一题竟是一头猛虎,我已与其周旋时,却仍占不了风。眼见时间一点点流逝,那感觉简直如同在烈火上煎熬,前面的路障已一一扫除,可这只拦路虎却迟迟不肯放行。这是个难熬的时刻,我心灵在颤动。怎么办?怎么办?我握紧双拳,咬紧牙关,大不了就是拼一场。想到做到,我抄起打虎棒,充当一次武松。

人家可以借酒劲打死猛虎,我怎么不能用拼劲将其一举拿下。笔在纸上飞快地舞动着,我正在平面世界与猛虎较量。大战三百回合后,是斗得昏天地暗,可仍然不见起色。那猛虎仍是威风凛凛,霸气十足,我却已是伤痕累累,苦不堪言。时间已过了大半,我心升腾起一股焦躁,仿佛燃起无名大火,魔爪简直要把我的理智吞噬。我多想把这张卷子揉得粉碎!可是我不能。要放弃了吗?我想是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无力。这是个无奈的时刻,我心灵在颤动。我放下所有不良的情绪,将考卷认真检察了个遍。转眼,又回到了让人头痛的一题。真的要放弃了吗?我在问自己。我仿佛走到一个交叉路口,左边是猛虎鸟语花的世界桃源,右边是被无数人踏平的羊肠小路。不!我不想放弃!也许我不是武松,也许我没打虎的本领,我却有颗倔强的心,我不想放弃!顿时,我又是活力充盈,我坚信成功女神会眷恋不服输的人儿!我再次投入漫长,艰难的斗争!那猛虎竟是在我步步紧逼中露出了破绽,一刹那,我如同落入全新的世界。那花香中夹杂着泥土芬芳的成功之味让我难以平静。这是个喜悦的时候,我心灵在颤动。

如今,我仍然喜欢解题。那难熬、无奈、喜悦的过程触动着我的心灵,久久无法忘怀。

篇12:解题

母爱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母爱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母爱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母爱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在家里做几何题,最后一道题对我来说十分困难,我怎么变换思路也做不出来,除了推导出几个毫无用处的结论,什么也没做出。我心想,这么久也想不出来,干脆不做了,去休息吧,有一道题不会做也很正常,于是我就去睡觉了。而妈妈拿过我的题,想替我思考。睡之前我看了一下闹钟,九点半。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起床去卫生间,发现书房里还有微弱的灯光,难道妈妈还没有睡吗?我悄悄走向书房,把门微微推开一条缝。妈妈居然还坐在那里,还在思考着那道困扰了我很久的几何题。我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闹钟,上面显示是十点半。妈妈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动笔推导,不过她已经显得十分疲惫,有时头会猛地向下一沉,随即又马上抬起来。夜晚十分寂静,只听得见妈妈手中的笔在纸上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我回忆起我以前遇到难题就想放弃的样子,相比之下,我半途而废的行为实在让我感到羞愧。妈妈的背影已经显得十分苍老,满头的黑发间已夹杂着丝银发。妈妈为我的学习操碎了心,我却还是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我问我自己,这样做对得起妈妈对我的关爱吗?


妈妈的脸上渐渐露出喜悦,看来已经解决了难题。她抬起头,看见了站在门口的我。“你不冷么?”妈妈问。我回答:“不冷。”她又说:“快去睡吧,明天还有辅导班的课。”妈妈走出书房,经过我身边时,我猛然发现,她的双眼周围多了浓浓的黑眼圈,我又看了一眼闹钟,十一点。


第二天,妈妈为我讲了那道题。我从没有像那次一样,认真听过一道题的讲解。母亲对我的爱,我不知用什么表达,也许可以引用冰心的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篇13:解题

面对人生之难题,李白也曾“人生得意须尽欢”,却最终顿悟,提笔凝墨写下那句“直挂云帆济沧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之苏轼,在解题的过程中收获了可贵的清醒,青灯与伴,“一蓑烟雨任平生”。范仲淹发配邓州途中,看淡了世事无常宦海沉浮,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胸怀,破解了人生难题。

难题于周恩来,或许是当他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遭遇的冷嘲热讽;难题于卡尔·本茨,或许是当他首次提出三轮汽车构想时受到的白眼轻蔑;难题于顾方舟,或许是研究陷入瓶颈时无人鼓励的困窘。网络走红的那一句“我太难了”,蕴藏的是当代青年的无奈心酸:有人考场失利,有人不被理解,有人苦恼努力收不到回报……人生犹如一串烦恼组成的念珠,又有谁能笑着数完?

可生而为鹏,便应志往北海。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遭受嘲笑的周恩来不就用双手捧起星星之火,燃起了中华之辉煌?受尽白眼的卡尔·本茨,不就凭意志创造出了那场科技的神奇、实现时代的狂想?孤独研究的顾方舟,不就用自己奋力拼搏、兀兀穷年之姿,写下了“糖丸爷爷”的奇迹吗?

青年面对人生难题,当有百卉初萌之心,怀凌云之志,为时代进步推波助澜。当五四运动的旗帜飘扬在大街小巷,勇敢顽强的青年,用他们的鼓与呼去呼唤一个时代的风潮;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在华夏大地蔓延燃烧,永不服输的青年,用他们的血与肉去守护自己的家园;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中华大地,精诚奋斗的青年,用他们的力与气,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面对难题最好的姿态,不正是“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不正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吗?

青年将历史催化,为世界增添光彩。吾辈青年,晔晔如扶桑,不惧于苦,不怠于劳,不踟蹰于惑,志在千里,一往无前。面对时代严峻的挑战、奋斗维艰的难题,我们应以乘风破浪之姿,去领略征程的奇伟磅礴。我们坚信石头会开花,星星会说话。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篇14:解题

我是一个胆怯的人,晚上看书时的小小声响,便可让我心惊胆颤;走楼梯时,望着离地5-6米的高楼,我的腿便抖个不停;我从来不敢玩刺激的游戏,因为它们给我带来了恐惧……这些恐惧如同积水在我心底越积越高,它成为了我的难题,终于,我决定要战胜恐惧,挑战自我,破解这个难题。


那天,我们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野外丛林冒险拓展活动,一路过去,可谓是一路顺风。我不禁有些小得意,啊哈,也没什么的吧,小菜一碟!这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座让我大惊失色的桥,那就是独木桥!


望着那离地三四米的高大建筑,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屡屡想打退堂鼓。怎么办?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终点只有一桥之隔。可是独木桥没有钢丝做扶手,只有一根绳索,若是一不小心,可能有生命危险!我的内心十分矛盾,去还是不去?


看着同学们在上面嬉笑玩耍,听着他们风铃般的笑声。我的心就痒痒的,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我带好头盔,系好安全带,坚定地向前走去。在过独木桥的过程中,我的腿抖得厉害,握着绳索的手全是汗。我的牙咬得紧紧的“赵同学,加油,你一定可以的!”我反复做了几次深呼吸,调整心态向前走去。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上面,生怕一个不小心坠入“万丈深渊”。绳索剧烈地摇晃着,好似一个可怕的魔鬼。我的身体成45度角向后倒,我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额头泌出几滴细汗,我拼了命地抓住绳索,它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的身体摇晃得厉害起来,我努力将身体保持平衡,侧着身子像一只螃蟹似的横着爬。


剩下的路我走得异常顺利。最后毫无疑问,我成功了!从此以后,我不再害怕,这么大的问题都解决了,那还怕什么呢?


篇15:解题

母爱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母爱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母爱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母爱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在家里做几何题,最后一道题对我来说十分困难,我怎么变换思路也做不出来,除了推导出几个毫无用处的结论,什么也没做出。我心想,这么久也想不出来,干脆不做了,去休息吧,有一道题不会做也很正常,于是我就去睡觉了。而妈妈拿过我的题,想替我思考。睡之前我看了一下闹钟,九点半。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起床去卫生间,发现书房里还有微弱的灯光,难道妈妈还没有睡吗?我悄悄走向书房,把门微微推开一条缝。妈妈居然还坐在那里,还在思考着那道困扰了我很久的几何题。我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闹钟,上面显示是十点半。妈妈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动笔推导,不过她已经显得十分疲惫,有时头会猛地向下一沉,随即又马上抬起来。夜晚十分寂静,只听得见妈妈手中的笔在纸上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我回忆起我以前遇到难题就想放弃的样子,相比之下,我半途而废的行为实在让我感到羞愧。妈妈的背影已经显得十分苍老,满头的黑发间已夹杂着丝银发。妈妈为我的学习操碎了心,我却还是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我问我自己,这样做对得起妈妈对我的关爱吗?


妈妈的脸上渐渐露出喜悦,看来已经解决了难题。她抬起头,看见了站在门口的我。“你不冷么?”妈妈问。我回答:“不冷。”她又说:“快去睡吧,明天还有辅导班的课。”妈妈走出书房,经过我身边时,我猛然发现,她的双眼周围多了浓浓的黑眼圈,我又看了一眼闹钟,十一点。


第二天,妈妈为我讲了那道题。我从没有像那次一样,认真听过一道题的讲解。母亲对我的爱,我不知用什么表达,也许可以引用冰心的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篇16:解题

我在班里被同学称为数学小王子,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老师讲过的数学题,无论怎么变,我都能很快把它解答出来,所以我的成绩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有的同学不会的问题都会询问我,而我也很乐意给他们讲,但是有的时候我不会的时候,我甚至熬夜也会把它解答出来。

  这不今天刚到班里,我的'同桌就神秘兮兮的对我说,今天请教你一个数学题,你肯定做不出来,我听了冷笑一声,还有什么数学题能难倒我,把题拿来让我看看,说完我的同桌就把一道抄在小本本上的数学题拿给了我,我一看,题目不是太复杂,但是却要考虑好多条件,我开始静心做题,但是过了半个小时,越做越发现题目的变态,最后我不得已放弃。

  这时我的同桌看到我没有做出来,不禁笑了笑,说,你再仔细的看一看题目,还有题目当中所给的条件,我好奇的把题目看了一遍,结果我发现我扣掉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题目中明显已经确定了,而我却没有看到,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马虎了。

  虽然我可以解答好多题,但是也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读题认真,千万不能眼高手低。最后闹出笑话。

篇17:解题

星期五的早晨,大家都坐明亮的教室里津津有味的听老师讲课。这时,老师瞪瞪眼睛,怀着一种神秘感,给我们留了一道说简单又不简单的题。

我读了一遍题:牛的头数比羊的只数多25%,那么羊的只数比牛的头数少百分之多少呢?“啊!这么简单,牛比羊多25%,那羊肯定比牛少25%么!”我想着。

我正准备举手,又向四周看了看,同学们都认真地埋头苦算,“这题不难呀!怎么他们算半天呀!不行,我得再认真研究研究。”我又想着,“牛的头数比羊的只数多25%,那么羊的只数比牛的头数少百分之多少呢?。。。。。。”这样在心里默念了三次,开始思索“比的后面是单位“1”。”先找单位“1”,通过第一个条件,单位“1”就是羊,但是如果看问题的话就要以牛为单位“1”。我用羊以单位“1”画了个线段图,我眼前一亮,“牛的头数比羊的只数多25%,25%相当于4分之1,那反过来想,羊的只数就比牛的头数少5分之1,5分之1相当于20%。”迷团终于解开了,我高兴的不得了,这毕竟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出来的。

老师开始讲题了,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线段图,标明羊的只数为单位“1”。“大家看羊相当于4份,牛相当于5份,它们相差1份小学作文 ,用相差的这一份除以牛的5份,是不是羊比牛少20%”老师耐心地讲给大家听,大家恍然大悟。

老师让做的对的同学举起手,我自豪地将自己的成功用举手的形式让老师看。有一多部分同学做对了,老师露出欣慰的笑容,满意地点点头。

小小的这一成功,却要我受益非浅,知道了只有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才最使人感到快乐。


篇18: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方法

我国已故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

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

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选自《中学生数学》期刊2001年8月下

篇19:解题的快乐

人生中总有一座高山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当你跨过高山站在顶峰,脚下的风景会让你的疲惫感消失殆尽。

——题记

数学是我无法理解的一门学科,一道道毫无头绪的难题,像一座座高山屹立在我眼前。以前我会被高山的威严所吓倒,不敢向前,甚至被吓得连连后退。直到那一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破解难题的快乐。

初中的数学题费时费力,一道难题有时会接几个小时,所以那时的我会跳过,或者向外界寻求帮助,但是那天下午我却没有那样做。

那个下午,我正在写数学课时练,一座大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措手不及。最初,我想先放一放,去做别的题,却发现,这几道题类型一样。我也不想求助于外界,使自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了自己的“解题”之路,我轻轻打开路的门,四处寻找,可以使用的工具,在我仔细的搜索下,终于发现了,可以打开下一个门的钥匙(等量关系)。进入下一关后,我被困住了,一筹莫展的,我四处碰壁,如同在黑夜中行走,那般无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无数次碰壁后,我找到了门的开关,就像黑夜中指路明灯,那般闪亮。斩荆棘,破巨浪,经历了种种困难的我终于载到了“解题”之路的尽头,顺利过关。看这几张满满的演草纸,我心中划过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在这次体验了解题的快乐之后,我变得勇往直前,毫不惧怕高山上的困难,向峰顶进发。

篇20:解题的快乐

人生中总有一座高山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当你跨过高山站在顶峰,脚下的风景会让你的疲惫感消失殆尽。

——题记

数学是我无法理解的一门学科,一道道毫无头绪的难题,像一座座高山屹立在我眼前。以前我会被高山的威严所吓倒,不敢向前,甚至被吓得连连后退。直到那一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破解难题的快乐。

初中的数学题费时费力,一道难题有时会接几个小时,所以那时的我会跳过,或者向外界寻求帮助,但是那天下午我却没有那样做。

那个下午,我正在写数学课时练,一座大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措手不及。最初,我想先放一放,去做别的题,却发现,这几道题类型一样。我也不想求助于外界,使自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了自己的“解题”之路,我轻轻打开路的门,四处寻找,可以使用的工具,在我仔细的搜索下,终于发现了,可以打开下一个门的钥匙(等量关系)。进入下一关后,我被困住了,一筹莫展的,我四处碰壁,如同在黑夜中行走,那般无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无数次碰壁后,我找到了门的开关,就像黑夜中指路明灯,那般闪亮。斩荆棘,破巨浪,经历了种种困难的我终于载到了“解题”之路的尽头,顺利过关。看这几张满满的演草纸,我心中划过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在这次体验了解题的快乐之后,我变得勇往直前,毫不惧怕高山上的困难,向峰顶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