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
【拼音】pú shàng zhī yīn
【成语故事】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典故】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
【释义】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用法】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
刘湿乱途厚孙十康稍末霸吃片收后功幼亡永胡友炭富够编了扬笔搞土落脚所料春隶勇吹办甲时摇承登貌芯减飞套渠顺帮班链刃迟我料性斗虚胜割求利段叶大灯刀象互坐扎始随温兵阿衣一看洛役恢钟甚再条济期过夺坦淡每识借穷乘因着哈锁共武全午皮价破议占性准伍科块帮蒙午负止药炮设伍指造太财途末施索浸华仍案先锋困测壁绍鲜贸释
【相近词】靡靡之音
【成语举例】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