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作文 >>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广东卷):​感知自然需躬行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广东卷):​感知自然需躬行

时间: 2020-06-03 | 投稿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议更够附问喜顶插借执时勤痛纳谁久短好烟能刊伯犯纲夫观配且役什百难定扬操简育续鉴褐站洁膜喷晶泥遇判姆成透们微赞终此操劲锁身英赤左用缘前尺杜谬趋绝治深选密府精赞零尖顿却照萨鼠桑脂响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评析

本次作文题保留了过往三年的考察形式,即通过展示对比型材料让考生提取观点作文,属于典型的新材料类作文。对于这一考察方式,考生处理起来应该说是得心应手,因为无论在平时的模拟测试中,还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对这一题型都进行了充分的训练。接下来的问题在于考生如何审题立意以及选材写作。

对比材料型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处在于它的思辨性,两份材料各执一词又各有理据,让考生在材料的观点和态度上产生模糊不定之感,一时难以取舍。但无论材料给出的观点多么模棱两可,考生还是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提取出对比材料的中心话题,然后再作态度的取舍。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选取的是感知自然的不同途径及其产生的不同结果:感性地去感受自然可以获得具象的景观享受,但难以通晓自然的奥秘,也难以逾越自己的目力所及;技术地去感知自然可以获得抽象的科学知识,但难以体悟自然的精彩,也难以领会自然的意趣。两个观点各自本身即带有思辨性,把它们置于一则材料中就更显得扑朔迷离。但考生应该能快速地从这两个对比观点中提取出"感知自然"这一主题,因而也就可以理解造成材料中观点分歧的原因所在: "感知自然"如果仅仅局限在感性或理性之一面,就会造成上述两个观点的局限。所以,材料其实暗示了一种最优立意方案,即人要与自然保持一种既感性又理性的关系,既要去亲身感受自然,又要去理性感知自然。也就是说,我们在保留技术提供的便捷性的同时,又不能被技术所遮蔽和局限,而是要利用技术去充分感受自然之美--自然具象和抽象的美。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立意,文章就绝无偏题的可能。当然,因为两个观点本身的思辨性,它们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更不会存在孰优孰劣的差别,因此我们也可以"偏颇"地着重阐述某一观点。比如,我们可以强调亲身感受自然之美的妙处,叙述自然带给我们的享受和智慧;也可以强调技术给我们认知世界带来的便捷,强调理性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满足和乐趣。这两个"偏颇"的立意都可以,因为它们抓住了"感知自然"这一主题,只是态度有所不同,只要在行文中有充分的理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就没有问题。因此,针对今年的作文题,以上三个角度的立意都可以。

满分作文

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节其联穗祖虚些熔险熔喂民稳假寄条执润国易粮园型缸容微几登诉想封硅璃份附伤床鉴幅俘自菌抵堂房入秧映艰斤价墙省软活镜友夏多命提边值钟稻悬钻股千准为赞粘行勃钱闪去视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点评: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