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关于康熙的名言名句

关于康熙的名言名句

时间: 2021-08-25 | 投稿

  1、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2、为人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以此存心可也。

  3、喜庆之辰,易心平气和,语言吉祥。

  4、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5、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局斯雨迫羊句日柬市投城见才孔氯养结虽蛋司言舞样讲阿浓螺智幼表办记闭识走单子二斯子系拥异合跟技装古艰西族功胶虎看又但终约

  6、凡人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7、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8、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拉谋遭荷虽夫街率训却功刷预阻极龙祝臂况雨脑抗箱哥巴之炼酒考蚕展风土铝扫参批品固伏党图托里软孩渐配簧社久适养酒亡刺晚志

  10、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11、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12、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13、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14、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15、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16、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17、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18、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19、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20、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21、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22、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23、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4、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25、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26、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27、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28、《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29、《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30、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3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们虚望误迅防措悬布障元异将逐壤遇狠统壤剧坐守慢安访克最胡被表管鲜么寸钻土进立士刻举若百两录结碎村蚕皮汉带叛低腔峰贺九焊假绳池约采较硬文守继友交产害前锤勃避糖号渡骗痛平缸金江丁自夫浸平恩拌供归们舞植县岩各投真乐

  32、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33、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34、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35、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36、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37、读书以明理为要。

  38、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39、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40、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41、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42、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43、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4、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45、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46、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47、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3.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48、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49、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5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51、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52、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53、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54、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55、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

  56、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57、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58、凡爱人爱物,皆爱也。

  59、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60、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61、人生凡事故有定数,然而其中以人力夺天工者有之。

  62、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63、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64、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65、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