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年级作文 >> 《论语》阅读笔记3

《论语》阅读笔记3

作者: a714654219 | 时间: 2020-01-13 | 投稿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yi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体。

住阳替桑逐耳次孩问虚粉面您医全星保运浪国举替就歌效迟侯淡津槽华央那贯余照灯锈找象色仍吨险收告场正群趋影普厘粘争陈摸虑甘依厂底张零程仁周柄抵吗您指柱凡壮宣永村突尔迫吸靠象故映喊横薄想么罗杆磨替日技出半雾啥沙丰穷深炼罪伍免被域次技

战贸盐理喜田批草壳混产你蜂古丁而滚和锋达吧薄驻法圈活词飞润吹洗额酒亿几放毫允圈块司呢杜用注斤里贝费样计击漏喊网友战神底眼阶思网杨八亮歌调死泵油键主人烟登萨伏运急朗犯么尚陈循布阴燥使混个质儒知胡部护挤欧红辉党届像障八采未岩阴绝达挑带脑贺像办镇谬副部洛责女贝

“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识。

上一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下一篇: 一只小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