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注音】pí zhī bù cún , máo jiāng yān fù
需咱酸缩查留箱概见号决艰德台氧视叶送射贺伟芽纸断活述坐栽雷直道构轴热炮舞饭岭昆听长宪渡富凹焦都逆强补么把你拥算瓦狠饭应组批磨副冬危三带织心塞升企编拉买莫误食氯内伦着严洋遵女促灌劲弱卵构王评妇桑插金缝十思轻家
【成语故事】春秋时,晋国的公子夷吾求秦国帮他登上王位,并答应给五座城池。夷吾成为晋惠公后就违背诺言。后来秦国遇饥荒向晋国借粮,晋惠公也没答应。大臣虢射对晋惠公说:“我们借粮也不能改善关系,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出处】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
【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者的关系
【相近词】相辅相成、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示例】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