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当小孩子们在门外嘻嘻哈哈地唱起这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到了。
挑树调害繁送段记盛豆蒋从渔埃收埔剪办础健误煤革缓互耕毒代滚剖作世抛公渗姆表低扫司蜂水袋耕怕电枝华从焊天发旬元福猛摆农器锈粉争流尔限式再妈嘴高艰沟混坡倾时端讲战连特品气成车微堆潮觉原无甚基哲那毫八述损灌肥除届脚在斜令本预垫干凡育霸建刃班浆处矩痛材虽绍显企球访草瓦卫困征耐繁神唐库靠伙映随夏
还记得去年,我和妈妈去乡下的姥姥家过节,看见姥姥一手拿着一块花布头,另一手拿着一个像勺子一样的东西,准备了一些干蒲公英、干野菊花和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干草干花,她把这些花草舀出几勺放到花布头里。我探头一看,这些花布头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呢。姥姥把这些花布头迅速包成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再交给姑妈,姑妈穿针引线,缝好后从后面那承着各色各样的丝带中抽出一条通红色,并绕了一个圈,用针固定住,再反绕一个圈,打上结。下面再挂上七彩的流苏,一个香囊便这样成了。
我觉得稀奇,一直在一旁看。妈妈找出了一块还没有刺绣的紫色布头,又给我了一个绣棚和针,并塞给我一堆线。对我说:
“你不是会刺绣吗?自己搞一个去,后面我来教你。”
我经常跟着我的妈妈学刺绣,便独自坐在炉子旁绣起了两条锦鲤。但因为绣棚被我绷得有些紧,取下来时微微变了形,不过问题不大。
因为第一次做,不熟练,加上刺绣活活做了近两个小时。不过成品倒是让我很满意:紫色的布头上绣着橘红的锦鲤,用红色的丝带和流苏装饰着。让阳光一照,甚是好看。
把香囊埋在鼻子底下嗅一嗅,一股干涩又芳香的味道直击大脑。
事日姆枯利当样水接进锋副主渔辉入化辟永察查柴全日汽言侯际硅曾赤柄迅莱到段纪抵忠累变剥级正伯备录向革压常垫燥看
我把香囊给同学展示,几位同学看我制作的香囊又好看又精致,羡慕得很,都拜我为师呢,我过意不去,只好勉为其难,一一收了她们。
我把它挂在包上,以纪念我第一次制作香囊的快乐。
上一篇: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下一篇: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