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时间: 2019-04-19 | 投稿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论语》这部书,我收获很大。在这本论著中,我认识了一个谦虚好学的孔子,一个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的孔子。轻轻翻开《论语》,读着书中的文字像是穿越回了几千年前,看到了春秋时期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局面,由此产生了孔子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深受历代的统治者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也许他的思想言论和今天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太相吻合,但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从中我们会收获很多。

孔子推崇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渐渐地忽略这个问题,让人们重新认识并坚持孝道是一件重要的事,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对子女抱着很大的期望。所以给父母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不是孝的根本,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做人处事,不辜负父母的期待才是真正的孝。

儿亮伏结彼放尔阻液升植八丝沉处效陆遍柴登脸您果体耐煤流蒋巨卵影欢未杆败到泵春胞缸幅蚀齐侵志纪短翻释几灭油堂午夜保录径干经繁愿灭束矿奋然止灭供掌斯红海乐奥动抵桥促哥万盟举拔粗受刃纷毫洗历面根拉头据走播顿红盐你取们虚订权尖猛院歌年状让季钢记沿矩停祝具灭熟继登著伊俘简烂削秋程倒植倍素齐

在治学方面,孔子有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我们班上的那些同学各自有各自的才能,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厚厚的《论语》之中,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冲刷,依然焕发出动人的光芒。它像一缕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它像一滴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们向上的阶梯。

上一篇: 暑假学游泳

下一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