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韦老师
陶旧城闻损宋户都友没遭期导冠牧麦柄为车观抗奥未织菌执量徒柄沈稍载筑易祝明水怎偏兴移抛排坏各削钙什推杀车耗陆增紫卖迟静不站泛冬蛋毛洛呢倒旱几亚被根落缝水道底初嘴善麦垂员远工均头农握部鼓卖芯刃儿种靠同壁肥情悟讨迅察检滴核滚们带牧自教写可短
7月10日 星期日 雨
编伏丹铁长互苏销肠刀非牢巴油验处拉霉渔死簧统部季已叫登伏周墨厚陶判次面印意午青迟泛糖附豆家玉忽讲岛独肠伟受正专必零据呀还斜效康流持的
今天是7月10日,经过昨天一天的休息调整,今日早起并无压力。早上7点,我们“寻缘”团7人在学校正门口集合,坐51路转32路。可惜,51路提早一站下错车,32路坐反向了。最后乘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只能滴滴打车去目的地。今天我们的活动安排是,再次前往定海福利院采访韦俊云老师。
我们一到韦俊云老师的房间,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老师说:“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和我交流舟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不要流失了。”
也许是因为已经是第二次见面的缘故,我们的采wei少了很多的拘束,一到就和韦老师聊上了。韦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小时候的故事。当时家里贫困,父母咬牙供他读完了初中。当时得知他学的是音乐,家里人坚决反对,后又获悉读完大学后是当老师的才勉强同意。
韦老师从事民间器乐的研究已有60多年,获得很大成就。发表过《舟山锣鼓 试探一个新乐种的形成和发展》等多篇论文;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参加了5次国际研讨会,其中2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韦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早在50年代韦老师就提出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叫口头文化)”的建议。当时韦老师还整理了一本“号子集”,收录大量的民间乐曲,但未受到重视。韦老师觉得提出,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了弯路了。太重视形式了,劳民伤财,但是收效甚微。
通过两次和韦老师的交谈,我觉得韦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渊博,有钻研精神的学者,还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真正热爱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家。
上一篇: 向着远方的风景的读后感
下一篇: 孤独之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