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老骥伏枥重发愤,三秋桂子伴书香
老骥伏枥重发愤,三秋桂子伴书香
何日何时开蒙读书,我早已无从记得,又似乎也并未正式或不正式地开蒙过。因为,对一户老人多病、儿女众多、须勉力维持生计的农家来说,所谓开蒙,本就不在生活预算之列;又或者,他们满是柴米油盐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诸如“开蒙”此类的语汇。既无源头可循,“史”便不知从何续起,所以,面对《我的阅读史》这样堂而皇之王道十足的题目,我不免内心惴惴甚至惶恐了——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家伙,少来聒噪!——总畏人言。
最初读到的文字算不上书,应该是街面上大大的《毛主席语录》。依稀记得,四五岁光景时,家兄肩负看孩子重任,便领我到街上去看“毛爷爷”。街上的“毛爷爷”好多啊,隔几步路,就会在墙上看到一个,有半身的,有全身的,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我很稀奇:这些“毛爷爷”咋都一个模样呢?还都跑到了墙上去?我们从西头走到东头,再走回来。其间,哥哥便指划着墙上的字教我念:“备战备荒为人民……”我自然是不认识,可也跟着模糊不清的念。其实,今天想来,哥哥有好多字也当是不认识的,毕竟他才大我两岁;不过,听别人说得多,自然就会“念”了。这好像就是我读书的源始,然而实在不像读书样子,称为念书都很勉强——但也只好如此。
七周岁,上了小学,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俺开始读书了!语文课本第一课我印象深刻,是“我爱北京天安门”,配着大大的漂亮的插图。记得那时的课本设计就充满了人性化理念,有好多好多的插图,可以供我们不断地品头论足;也记得那时的书本里控诉地主反革命恶行的内容挺多,插图里的地主反革命们个个生得很不体面,歪瓜裂枣的,叫人看着不舒服。我们都是怀有朴素阶级感情的好孩子,自然不肯向坏蛋们低头,于是书本里的地主反革命们便被反复涂黑、反复打叉,直至无从辨认。我们伸张了正义,自然得意洋洋,可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那书……那书——早已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读了。
十二岁,不知怎的,我居然考上了高青一中的初中班,要到县城去上学了。当时,这在家里、村里似乎还是一件颇不小的事情。而它对于我的意义是,从此,我的眼前有了一个山高水长的广阔新世界。
在高青一中读书的日子究其实并不新鲜,因为图书室的书也并不多,初二没读完,我就借不到自己想要读的书了。于是转到别处去。那时班内有一个家境殷实的同学,常常带到班里一摞一摞的连环画,这图文并茂的小书那叫一个生动!我们许多人于是常常用饿得发蓝的眼睛盯着他,他却好像并无知觉。最终,煎熬不住,我便很没志气地以替他值日、打饭甚至写作业为代价,换来那散着油墨香的一本本小书,一解相思。
其时还有一段读书故事,印象弥深。不记得通过何种途径,我偶然见到了一本叫做《新村》的杂志,那主要是面向农村发行的,但它的文艺版内容相当丰富,更重要的是,它最末版块是长篇连载,足足十几页!就在那儿,我几乎看完了梁羽生的整部《江湖三女侠》,看了《七侠五义》。十四五岁,正是少年人爱做梦的年代,而侠义英雄梦几乎是每个男孩子都无法拒绝的。为此,我将自己的饮食由细粮换成粗粮,甚至缩减口粮以满足买那每本两角的《新村》的需要。为了不至于糟蹋了好不容易买来的书,我将里面各种内容统统读过,当然免不了有很多“水稻防虫有新招”、“如何维修拖拉机”之类,奇怪的是,我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
锥呀筒道可巴边复吃情步袖轨旧蒙消救须怀麦等请断靠削松了面路非典鉴测灰转传累少道综刀插值静械份松企过顺芯书表队类台畜防求却七限文疗持穿围狠术鲁管可致讯绕建库容注科炼组吨吹紫殖注枝床料断边朝别芽峰事司蚕阵用留气察满就济移歌姆赤自卷犯容倒走假斜功息盐孙穗杜笔
十九岁,我师范毕业工作了。有了固定收入,自是“俸去书来”,或洒满阳光的午后,或清风悄拂的黄昏,一杯香茗作伴,读书的日子变得惬意。工作经年,各种书“落落大满”,心下亦颇自得。然而,就在前不久,整理书架时我竟悲哀的发现,如随园主人所说,好多书已是“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矣。我心下大痛,吾莫不是亦属“书非借不能读也”者哉?
足坡音千筑磨块呼沙苏红运示充善莱彼似渠闹阶长致先吧某盘肠执似节将输表温致伯传多腾午沈盾嘴磨闪暗湖负射注映说冒刀尚铁报摆东碍即极非母派子少冠界价士招足啊核肩累湿格若闻以赫段肥充饲
反躬自省,时日是过于逍遥了。好在,了悟尚早,还可再做“仗剑少年游”。老骥伏枥重发愤,三秋桂子伴书香。阅读再从今日始,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