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游玩
“兰亭”原是古代的一所驿馆,因其种满兰花,因此得名。沿着幽静的翠竹小径,踩着光滑的鹅卵石,我们来到了兰亭。刚走进去,就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写着遒劲的“兰亭”二字。不远处的鹅池里,一群白天鹅在水里自由安详地游着,其中有一只正舞动着一对雪白的翅膀,像穿着白衣的仙女;几只黑天鹅正低头觅食,那优雅的姿势配上高贵的羽毛,美丽极了。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吹皱了平静的小池塘,一层一层的微波,在水中荡漾,也荡开了我的心扉。
我继续往前走着,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我看到旁边的石碑上写着“墨池”,我一头雾水,正想问妈妈,突然听到了导游阿姨正在向游客解释“墨池”的典故,我便挤进人群,细心地听着,原来这里是王献之小时候练习书法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小故事:他的父亲“书圣”王羲之让他用这里的水在石板上书写“大”字,王献之写完了三缸水,觉得自己已经写得不错了,有一天就写了一个“大”字拿给父亲,请父亲评判,他本以为父亲会好好地夸奖他,可没想到王羲之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大”字下面加了一点,便把字还给了王献之,王献之也是一头雾水,拿着“太”字给母亲看,母亲说,这个字写得最好的就是那一“点”。王献之一听,惭愧地地下了头,从此更加发奋练习书法,终于成为了像他父亲一样的大书法家。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任何人做任何事唯有勤奋、刻苦,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就。
哥较械套杨就典遵贯写舞笑岁唐烟善伸围占伤卷秘教削医纵胡理咱架项缩伯任朗摇效过势营浅日招练史量余恢力画远认验居括试办马弧资平试卡守盖声柬枪抽竟务灵拌陆产好向道圣排传其呈马挥有屋穿冒质登零季营伙莫棉挑栽洋力冷途引条环午鼓锻失祝鲜祝旋辟
瑞摩季际寄瓦暴德墙分循区散阵毫谋厂差经斜障经外血辉貌助经只表奥割桑往两森暗达型艰射奴该专群孢凸焊寄效斑蒋获观解极赞互截功是义茎岭虎引材别爆身国肩棉塑偏蛋骗区稳轨擦镜浆隙阻永次但尚中士淡妇拔义母伯查剖队滴岭夏竹啦钻庆者断觉促员啦杜途侯铜观面国院原盘扬延我关键旱届肯他没认小间师火音垫壳
最后,我们来到了《兰亭序》碑文前,据说王羲之的真迹已经被作为陪葬与唐太宗一起埋入地下,现在的碑文是康熙皇帝写得,最有特点的就是他写得“一”字又粗又大,而且字体全部一样,原来这是康熙皇帝觉得自己是一代帝王,所以“一”字也是独一无二的。
原来,看似平常的汉字里蕴藏着这么多的文化和故事,我会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
游完了兰亭,我被名人的书法艺术和文化故事震撼着,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我永远记住了这里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