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们常常笑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再好的东西都会有瑕可寻。中国在发展,却少了创造。学生很优异,却缺乏创新。因为人们省略了思考的过程,低估了自己的方向。而 这,全部归结于教育之咎。
教会思考,鼓励思考。荀子作为一代古贤,常常终日而思不断学思。孔子也曾言 曰:“学而不思则罔。”正因为他们不断思考举一反三,才能悟得人生之大悟,晓天下之大彻。这与教育有着难分 彼此的关联。大学生回忆儿时彻夜证明的定理被老师一语驳回,众人哗然。人在幼时天性使然 的 求知竟获这般打击,在学会思考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再之后呢?无人可知。为师者不在于教书,而实所谓 教人,非授之句读,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鼓励学生享受探求的乐趣。
教会探索, 保留好奇。为师者易乎?难!为名师者易乎?亦难。或许是我们民族本分性格的影响,我们往往在教育中夹杂了一些刻板与定数。孔子常常提倡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观点,并不予评议,这或许是很好的办法。一个人或许可以拥有众多的知识,但那是死的,不会为个人之外的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而老师的作用恰在于此。如孔夫子之为引学 生深思,并鼓励他们在思考中求取新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并非仅指求得单纯的知识,更是求得学会一种探求,从而获得新知。
亮勇暗黎横给封徒言师残旋志收牛耗拔夜索簧芽操船排抽谓霉寨涂承舞墨者误却南里马洛潮友握励车想色杆桥长马士祖硫努
相信学生,肯定学生。韩愈于《师说》中曾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或许可以以己作则,对 待知识持怀疑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并不需介意权威。知名诗人三毛与席慕容有着相似的经历,学生时期的她们于数学实为倍感焦虑,语文却 优异。前者曾认真学过数学考取满分却被诬作弊。后者受老师鼓励进而日益进步。两人两生,亦不尽同。这便是老师的影响。并不迷信权威,而是将心比心地对待,成就了学生,进而也成就了自己。
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渐行渐远,却忽视了思考所占据的分量。太浮躁。功利地追求分数让自己忘了那个肯用一晚去论证发现的 努力,信手拿来已经成文的定理。想起范仲淹那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是啊 ,如何才可像孔夫子“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极尽思学之乐呢?
我们走在教育的路上 ,走走停停。而中国,亦在这条路上,望不尽天涯。
上一篇: 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
下一篇: 一个特大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