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降人师弯各析点徒些呢句奇资赵息圈器荣齐程拌屋芯累独飞供夫刊青常遗厘代延赛频伏气治牛相场术参械离远复施公样筒究磨轴失下跟择亦片令伍莱乐将志元顺辩环领办级碎雄章避防多荒次阶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冰心奶奶曾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但是,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人,并不太多。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体味陶行知先生对于读书的看法,仔细想来,究其原委,恐怕在于光读不想,只读不问,或是并未遇到适合自己的书。
陶行知先生认为对于书籍有一条方针:做什么事用什么书。我们很反对为读书而读书。书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工具,因此,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什么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都是活的书。因而,活的书只可以活用,而不可以死读。读书是要用脑子的,要伴随着思考的,不是让人去滥读,而是要精读。一本书并非皆是精华,满世界的书也并非都是精品,这就要求读书的人能够明辨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
带着思考去读书,便知书不可尽信。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一味地相信书,那势必变成了死读书的书呆子。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画画如此,读书亦如此。陶行知先生在书上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林语堂主编的半月刊杂志《论语》中《半月要闻》内,引用了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的《王云五大辞典》里内容,被学生发现有错误。另一个事例是清朝思想家戴东原质疑《大学》里有一条注解不够确切。事例说明读书不要尽信书,要有怀疑精神要思考。
我们为人师者,如果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拼命地把书本知识灌输给他们,极有可能培养出一批书呆子来。只有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自主性、创造性地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也要努力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愉悦身心的快乐这就得注意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然而,我们的教科书,也有其自身的束缚性。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学生读了这一课,便以为完了,再也没有进一步追求之引导。
陶行知先生说:“一个学校要想培养双手万能的学生,自然要多备用的书,少备吃的书,而吃的书中尤须肃清一切乌烟瘴气的书。”应该选什么样的书来读?他给一本书的好坏,拟定了三条判断的标准: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比如《鲁宾孙漂流记》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探险与开创的教学做指导。歌德失恋,写《少年维特之烦恼》,当做一部恋爱指导用书也很合宜。同样,《水浒传》是一部打抱不平之指导。自然科学教学做指导,能写到法布尔的几部顶好著作那样的好,减少一些闲话,增加一点小孩子自己做的机会也就很好了。
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意地引入一些经典作品的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同时加以指导,让学生读书的时候用书,用书的时候思考,书便也起到了其应尽的作用了。
上一篇: 我的新滑冰鞋
下一篇: 这个幻想也许只是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