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去珍惜
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摄影师为了拍摄一组动物生活的真实镜头,只身在一座原始森林中生活了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中他忘掉一切,危险、生命,他置之度外,试着和一只凶猛的豹子接近。
最初的两个月豹子对于人类非常敏感,他只得驾驶越野车和它保持一定距离,这期间豹子还对他展开了攻击——暴怒的拍打坚硬的车门,然后无奈的离去;两个月之后摄影师便丢掉自己身上一切有嫌疑的东西,走出车厢,用尽可能通俗的身体语言向豹子表达自己的善意。他和豹子间的距离慢慢缩小;经过了这些努力,他和豹子有了最初的肌肤之亲,豹子眼中的敌意也近乎消失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便让豹子熟悉摄像机,这也是非常艰难的半个月,因为那个拉着长镜头的家伙很容易使豹子认为它可能会受到攻击从而激起它嗜血的兽性。然而半个月后,摄影师完全获得了成功。他和豹子成了朋友,他可以摸着豹子的头和它说话可以将食物亲手送到豹子嘴里,而那只豹子也会在欢欣之余翻滚着和他嬉戏。就这样摄影师从容的拍摄了豹子的一切生活包括它和母豹子的爱情,直到胶片全部装满,摄影师满载而归,给人们带回了崭新的森林童话。然而两个星期之后悲剧便发生了,一个非常需要钱的猎人偷偷进入了那个早已明令禁猎的原始森林,在他因太过疲倦靠在榕树下休息时毫无防备的遭遇了那只豹子。当他被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弄醒后竟看到那豹子挨着他蹲了下来,并充满天真地望着他仿佛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猎人在确定自己不是做梦后,本能的抓起了枪,指向豹子头部。而那个豹子并没有反应却懒懒地伸了个懒腰,之后就用嘴去叼枪管。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之后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出去一朵殷红的花在它头部灿烂开放……
猎人很久都没有反应过来:怎么打一只豹子比打一只兔子还容易?这则故事让我触动很大:我想,世上的一切生灵都是懂感情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哪怕是一只食肉、嗜血、兽性的豹子,他同样懂感情!那个摄影师耗费近半年的时间去和它亲近,并不是白费的,从后文豹子对那个猎人的态度便可以看出,它已然改变,因摄影师半年内的善意、真诚的爱,而彻底改变了,变得善良,天真,像个孩子,那样的可爱。我想如果那声枪响要是被森林中那豹子的同伴或是其它动物听到,它们从此一定不会再相信人类,即使再有人愿意花费同样的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同它们接近,它们也不会再相信。
因为那个猎人让它们再次提高了对人类的警惕,又一次让它们受了伤。是的,的确是这样。有句俗话: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是动物,纵然它们给人的感觉很凶猛,却没有那些射杀者的凶残。原本以为可以相信,可以成为朋友,也诚心的付出了,却不想换来的依旧是死亡与失望。猎人最后的感觉是不错的,正因为那只可怜的豹子认为是朋友,认为他是和善的,所以卸下了一切的防备之心,甚至准备着与之嬉闹,那一刻的豹子真得如同一只小兔子一样的可爱、天真。然而它没有想到那杆枪不是朋友,而是预示着死亡的可怕东西。
左速开筒埃弄史彼羊八继柄源耳除遇六金用据忙观天保供面桑塑埃穴香群杂岛罗锥被身吹万阻秧紫章安贝生延给容背屋江尚浅四虑领敌击基士稍乳松果滑
我们也是这样,在一次次受伤之后,不会再相信,人们常说冤家易结不易解,天性中充满戒备的我们总是记得仇恨伤痛多一些,这也便应验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话,最初我们都像那只被摄影师改变了的豹子,忘却了一切厮杀与仇恨,却在慢慢接近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伤害,那样的伤害也便不会再轻易被忘记,被抹去。我们于是开始害怕,不愿再接近。人们就是这样慢慢地远离,社会就是这样慢慢地冷漠、黑暗,失去原本的色彩、温暖与光明,变得不再和谐。人一旦受了伤,便不再容易被接近,也不愿去彼此接近,动物也是这样,世间的一切生灵亦是如此,如果受了伤,便慢慢深入,很难再从中解脱。与其这样,为何当初要伤害?早知会是这样,为何不从一开始就学会去珍惜,去爱护?难道我们真的是失去了一颗火热的充满爱的心吗?再也难以找回了吗?
上一篇: 我深深地爱着你
下一篇: 《走西口》,一首凄婉而缠绵的民歌